第189章 老冯发大财

在年三十白天,冯宇才返回农场,随行的还有一辆风雨物流的大汽车,上面装满了整车的年货。

卸完车后,冯宇给司机包了一个五十块的大红包,司机欢天喜地的回家过年去了。冯兴泰则在发愁,这败家孩子,买这么多年货得花多少钱?

不过知道这里面还有女儿女婿的一份心意后,冯兴泰马上又变得开心多了,还说冯丹英怀孕不方便,他打算初三的时候全家去哈尔滨拜访亲家,“顺便”看看怀孕的女儿。

今年过年人变少了,但冯家的传统还是没变。八个荤菜,两个素菜,一个小时就全部完成。但是今年的饺子变成了韭菜鸡蛋的素馅儿,纯肉的太腻了,不爱吃,这一年家里就没断过肉!

冯宇刚重生的时候,虽然家里条件不算太差,但想吃一回肉也挺困难的。很多时候,就算你有钱,也买不到肉。虽然农场人根本不重视什么肉票,直接花钱买,但夏天的时候很少有杀猪的。

现在好多了,天蓬养猪场每个月都有一批生猪出栏,不但供应农场及周边的县城,就连市里也闯出了名声,目前已经是哈尔滨最大的猪肉供应商。

人们都说天蓬猪场的猪肉口感好,肉质鲜嫩,而且保证新鲜,绝对没有病、死猪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哈尔滨人到菜市场买猪肉都会问一句:是天蓬猪场的猪肉吗?

不知不觉,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天蓬猪的品牌已经慢慢的响彻哈尔滨,北面一些县、市也有猪肉贩子过来采购,据说是用来给领导吃的。

自家的猪肉能上领导的餐桌,这让冯兴泰非常得意,全然忘记了当初他极力反对冯宇买这个养猪场,更反对冯宇胡乱扩大规模,胡乱的弄什么现代化设备。

元旦的时候,省台的人在苏教授的带领下,过来给天蓬猪场做了一期专访,整整一个半小时的节目,超过一个小时是在天蓬猪场录制的,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不是天蓬猪场那现代化的养殖设备,而是天蓬猪场大门两侧用瓷砖贴的对联。猪想发福人想红,已经变成了很多龙江人的口头禅。

苏教授身为农大的教授,自然也有一些关系。他弄得这个现代化养猪场计划,当初根本无人问津,就连学校里的其他专家,也认为他是纸上谈兵,沽名钓誉。

说白了,其他教授之所以不支持他,就是因为他这个需要的投资太多。学校一年的科研资金才多少啊,尤其是农牧口的,更是比工业口的少很多。

苏教授要弄一个现代化的养猪场,耗资最少百万,他们平时一个课题才申请多少资金,很多时候一万块都用不了。

凭什么苏教授一个课题就要占用别人超过一百个课题的经费?这么多钱,别说学校没有,就算是有,也不可能拨给苏教授,那其他教授还不反了天?

还好这时候冯宇主动上门,因为颗粒饲料的事儿,找到苏教授这个养猪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而了解到苏教授也在研究现代化养猪场的课题,可是因为资金问题搁浅了。

两人可谓是一拍即合,冯宇正想建造这么一个养猪场呢,虽然初期投资很高,但品牌一旦经营起来,配合广告宣传,猪肉价格绝对能比平均价更高。

原本冯宇还担心猪肉卖不出去,准备马上进口一条香肠生产线,多出来的猪肉用来灌制火腿肠呢。

但没想到,现在人们消费猪肉的能力这么强,以天蓬猪场一年出栏上万头生猪的能力,居然在哈尔滨周边跟林省省城周边就卖的差不多了。

根本没用冯宇太过费心的推销,省内的销路随着猪饲料的销路的打开,跟着就打开了。目前猪饲料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泰华牌精选油,而且利润同样超过豆油,这让冯兴泰非常开心。

当初猪饲料大量积压在仓库,冯兴泰愁得天天揪头发,但没想到过了几个月而已,猪饲料竟然成了泰华厂的拳头产品。连一个电视广告都没做过,居然比又上报纸,又上电视的泰华牌精选油卖的更好。

冯宇倒觉得这一切都正常,颗粒饲料比单纯喂玉米、小麦等更加节省饲料,更加省钱,而且猪长的还一点都不慢,甚至会更快。

更何况泰华公司开始推行的是赊购方案,就是先把饲料给你用,你打一张欠条,生猪出栏后,再付饲料款。那些原本买不起,或者没打算买饲料的人看到机会,也都纷纷尝试赊购,这相当于无息贷款一样。

就是靠着这种销售模式,猪饲料的销路才迅速打开,并且快速扩充地盘,占领市场。根据泰华公司的调查显示,目前泰华牌的猪饲料已经占据了龙江百分之八十的颗粒饲料市场,林省百分之六十的市场,辽省百分之二十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