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场聚会

汪朔回来了。

去年底亦或今年初,回来没打招呼,最近才呼朋唤友。他觉着自己的事儿过去了,于是又开始写书。

本想写一长篇,写到二十万字怕太厚,影响销量,就先结了一本叫《看上去很美》——这是1999年的事了。

却说现在,京圈的精神领袖复出,自要群贤毕至。

夜,酒店。

葛尤开着自己的新车,停在酒店门前,瞅来瞅去没车位了。正纠结间,一戴红箍的大爷过来:“别停着,没地……哟!”

“冬宝,在这想戈玲呢?”

大爷一下乐了,张罗道:“来这边来,有个别人留的位置,你先用着。”

“这不太好吧?”

“没事,我再给他调。”

葛尤谢过大爷,晃晃悠悠进去,迈入电梯时,里面开电梯的大姐也乐了:“听说今年没贺岁片了?真假?”

“应该是真的。”

“哎哟,那可不好,我一年就看一部电影,你这让我上哪看去?”

“罪过罪过。”

葛尤赔着不是,一路上楼。

服务员小姐姐喜迎相问:“今年真没贺岁片啦?我还等着您和刘贝呢!”

斜道里撞来一愣头小伙:“哟,葛尤!我就爱看你的电影!”

一大款醉醺醺的从卫生间回来,刚好瞧见,拽着就不撒手,愣到人家包房坐了一会……

等出来才奔聚餐的地方,人早到齐了,纷纷责问:“怎么才来?”

“甭问,肯定吃到别人桌上去了。”

冯裤子很了解,笑道:“我都习惯了,吃顿饭得失踪三四回,观众过于爱戴。”

“那不对啊,这一级的艺术家不应该坐这儿啊?”

汪朔还是那副痞相,吊儿郎当的抽着烟:“您得去人民大会堂,国宴!”

“嘿嘿!”

葛尤蔫笑两声,跟在座的点头示意。郑小龙、叶经、姜闻、赵宝钢、海晏等等,皆是一方大佬。

历史上汪朔从美国回来,冯裤子给扔了五万块钱,作为《甲方乙方》的版权费。汪朔又给扔出去了,一是不想掺和影视圈,二是看不惯这套生意做派。

后来俩人逐渐疏远,如今倒还好。

冯裤子一边给他倒酒,一边道:“朔爷远在美利坚,不了解国情,葛老师还真当得起一声艺术家。”

“不敢当,不知多少人批评我呢。”

葛尤忙摆手,上来就吐苦水:“最近老有记者采访,采访就问,你是今年不拍还是以后都不拍啊?你是不是想突破啊?

一些老师看着我也苦口婆心,哎呀你可不能再演贺岁片了!

连我爸都说,要慎重!

要搁以前吧,演贺岁片也没什么。冷不丁不演了,我真有点动摇。”

“动摇就对了!你现在功成名就,该拿的都拿了,总得追求点别的。”姜闻特支持。

“我倒不赞同。现在文艺界有毛病,演悲剧和正剧的才能叫艺术家;演喜剧的,最高评价也就是,表演生动自然。

特么的偏见!演喜剧怎么就不是艺术家了?怎么就不叫功力深厚了?

葛老师吃这碗饭的,天生为人民服务!”

冯裤子背靠大树,底气十足,义愤填膺。

“照你这么说,文艺界不该搞艺术,就得走群众路线?”郑小龙道。

“我是觉得吧,每个国家都得有这么两三位爷,再穷也得养着。

任务单纯,就一条,拍对本民族极具认知价值的史诗大片,不用考虑娱乐性,观众也是研究民族心灵史的少数群体,其他人爱看不看。

比如凯爷,天生住象牙塔里,出来就算沾了凡尘。”

“哈哈哈!”

包房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凯爷正在象山拍《荆轲刺秦王》呢,史诗大片。

姜闻对这帮人不感冒,冲汪朔的面子才来,聊了两句闷头喝酒。郑小龙跟丫还行,问:“老姜,你忙什么?”

“筹备第二部电影,抗日时期的。”

“哦?”

众人来了兴趣,姜闻简单一讲,道:“刚刚启动,拉了一家叫华艺的公司,老板董坪,接下来准备挑演员。”

“华艺?你怎么不找许非啊?”

“找他?”

老姜砰的拍桌子,往事不堪回首,“打死我都不找!”

“姜闻?是姜闻吧?”

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一声,跟着门被推开,一人笑道:“我这算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三十多岁,貌不惊人,正是那位董坪。

1996年他创办华亿影视,后被保利收购,改为保利华亿。出品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子弹飞》《孔雀》《鬼子来了》《立春》等等。

2015年与宁浩、徐峥联合创办欢喜传媒。

他也在此吃饭,直呼缘分,末了又拉进来一位,介绍道:“王忠军,华宜广告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