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县政府要做劳务派遣?

运400台到村里,避免到时候出现问题,被人坑了。

一台缝纫机带一名熟练工人,300块钱并不贵。

刘春来要的是马上就生产的能力。

只要工人跟设备到位,一天时间,工人就给他把这成本赚回来了。

已经欠了县财政一个大人情,也不怕多欠几十万。

把人跟设备控制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好的。

“设备给你们,人得归县里管。县里会抽调人员专门管理他们,工资由你们跟县财政结算,县财政给陇县来的人发放工资。”吕红涛拒绝了刘春来的提议。

刘春来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按照江南制衣厂的工资奖金制度,一名缝纫工人一个月可拿到150到200块钱。

县里普通干部职工工资加奖金也就三四十块钱……

这样以来,每一名工人在饱和生产的时候,每个月都能给县财政创造上百块钱的利润。

这是县长吗?

怎么看都像是向血汗工厂输出劳务工的黑中介。

看着吕红涛,刘春来皱起了眉头。

按照这种操作模式,一开始可能问题不大。

时间长了,因为同样的活,拿到的待遇完全不对等,最终肯定会出问题的。

国人有个最寻常的毛病——不患寡,而患不均。

刘春来可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工厂最终出现这样的事儿。

“吕县长,县里准备从工人身上挣差价,我个人觉得并不是什么好事。他们不可能不相互打探工资,同工不同酬会,将会严重影响效率!”

深呼吸了一口气,刘春来严肃地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第一次发现,吕红涛他们如此屁眼儿黑!

“不愿意干就回去呗。回去继续等着领工资!你只需要下生产任务就行。其他问题都不需要考虑。每个月工资你们也跟县财政结算。毕竟,县财政需要向陇县支付每人每年60块的培训费!”吕红涛也没做太多的解释。

刘春来叹了口气。

他不知道如何去反驳吕红涛。

劳务派遣公司的存在,就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劳务工跟派遣工的待遇差距,很大。

这是啥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

80年代初期!

劳务派遣就整出来了……

刘春来突然有一种感觉,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很大可能蓬县就会变成全国最大的一座血汗工厂。

而最终,可能是他刘春来挨骂。

孙小玉也觉得这事情平常,有些无法理解刘春来为什么就在这事情上钻牛角尖。

对着刘春来说道:“其实这事情对双方都是好事。要是陇县有这样的机会,咱们还不一定能得到。厂子发不起工资,所有人都只能等着……”

刘春来真心没法反驳。

思维模式都是不一样的。

反正这事儿他不管,县里跟陇县的人交涉……

“咱工资制度得保密吧?”刘春来问道。

本来,工资支出应该是保密的。

可国内因为国人喜欢问收入……

“不用。这样的工资奖金制度下,咱也不可能把所有奖金都扣下。虽然饱和生产时候工资奖金上百,但是在没有生产任务时,县财政也会支付工资……”

许志强开口了。

刘春来虽然有些难以接受,可许志强跟吕红涛两人说得都有道理。

其实根本的问题,就如同刘春来宁愿给更高的承包价格而不愿意去支付退休干部职工医疗等问题。

没有为厂里创造效益的员工,他没法养着。

“现在,最迫切的是需要考虑如何安置缝纫机,尽快投入是生产。”王新明见双方都没有了问题,把厂里遇到的最迫切问题提了出来。

也是为了转移话题。

要是继续在这事情上纠缠下去,指不定要出意外。

“把县里的大礼堂、县仓库的空置库房腾出来,如果还不够,县政府办公室也腾一腾……咱们这么大一个县,还装不下一两千人?何况,春来同志不是说了,他们要运400台缝纫机回去?正好让那些外县来的熟练工人带着你们新招牌的工人……”

许志强开口了。

刘春来再次看着他,已经麻木了。

脑海中想起他年轻时候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里的红人——达康书记。

同样为了GDP不择手段。

许志强为了经济发展的手段,跟电视剧中的达康书记何其相似。

或许,达康书记的原型就是许志强?

不对啊。

达康书记可不是八十年代的干部。

即将退休的许志强也不可能干到零几年去。

或许,中国之所以最后能在经济、科技领域全面超越占据了快一个世纪世界第一的美国,就因为有很多如同许志强一样的达康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