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郑芝龙
“还请陛下示下,只要此人在我大明境内,锦衣卫就有办法把他挖出来。”骆养性刚才举荐汤若望让李悠颇为高兴,于是他对这样的事情不由得愈加热切起来,连忙保证道,一旁的曹化淳也是不甘示弱。
“此人唤作宋应星。”李悠在脑海中拼命地搜集着他的资料,“此人……此人现在或许已经中举,但应该没有考中进士,此人在经义上的造诣倒也罢了,在诸多杂学上却是颇有天分,如能请到京城朕定会重用。”
“既然已经是举人了,那么去礼部查一查各地举子名册即可找到线索。”骆养性不愧是锦衣卫世家出身,反应的就是比曹化淳要快一些,他马上就根据李悠透露的信息想到了合适的方案,“礼部名册之上定会记载其籍贯、出身、父祖,到时候根据这些再派得力人手去他的家乡寻找便可。”
“好,有你这样的干才执掌锦衣卫,朕总算可以放心了。”李悠夸奖了几句,把一旁的曹化淳嫉妒的牙痒痒的,暗暗下定决心一会儿从这里出去就马上亲自到礼部去查这个人,一定要赶在曹化淳的前面将宋应星挖出来。
明末时分,之所以流民四起,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那些出身江南富饶之地的东林党为一己之私竭力逃避江南对朝廷的责任,而将辽饷的大头丢到西北贫瘠之地,致使当地的百姓民不聊生又是一个原因,当然小冰河期的到来导致粮食大量减产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前两个问题暂且不论,这最后一个问题就要依靠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来解决了,所以要是能宋应星这般精通农学的大家就再好不过了。
要知道玉米、土豆、番薯等物现在并不是没有进入大明,之所以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各地百姓对这些农作物还比较陌生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土豆、番薯的种子退化问题没有解决,偶尔有试种的百姓见到这些作物的产量一年比一年低,当然就不愿意继续耕种下去,而这些问题就要由宋应星来解决了。
寻找上述人员是为了解决科技方面的问题,但要中兴大明光依靠这些还是不够的,如今朝堂上的文官和各地的商人地主早就成了铁板一块,他们联合起来不断蚕食朝廷的利益,所以必须引入新的力量来制衡他们。
“去打听下,如今在海面上除了郑芝龙之外,还有那些人的势力较大,列出个名单来,想办法将他们请到京城来,就说朕要招安他们。”李悠当然不会让为这些海盗就是好人,但是只要知道他们具有一定的力量,而且和现在朝中的文官士绅不怎么对付就够了。
这些人想要得到朝廷的认可从而获取光明正大的身份、更多的利益,而李悠也想用他们来制衡朝廷的文官体系,利用海外贸易改变大明现有的经济格局,所以双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具备一定的合作基础。
当然李悠也不会放松对他们的警惕,他当然会建造大明自己的舰队,反正他虎符里更为先进的造船图纸多得是,只是这都需要时间,在此之前就只有通过利益和各股海盗之间的矛盾来控制他们了。
“郑芝龙去年已经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所招抚,被朝廷册封为五虎游击将军,只是此人一向行事谨慎,恐怕不敢轻易离开福建;眼下郑芝龙正在攻打李魁奇、钟斌等人,这些人已经被郑芝龙逼得快要走投无路了,或许能够招来。”这次曹化淳找到了表现的机会,他对这件事情倒是略有耳闻,连忙提醒道。
“不要紧,郑芝龙不是兄弟颇多么?他自己不敢来就让他派几个亲信的兄弟过来好了。这些人冒险出海不外乎是求财而已,只要朕这里能给够他们利益,不相信他们不上钩。”做海盗打劫那有做海商来钱来得快?
这件事就此决定,当然距离他们找到这些海盗并且达成协议,将他们带到京城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此之前解决皇太极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好了,就是这些事情,眼下最要紧的是打听建奴的消息,查探关宁和东江镇的动向以及搜集晋商卖国的证据,其次是找人的事情,联系郑芝龙等人可稍微延后一些。你们这就下去忙吧!”李悠给今天的会面做了最后的总结,“最要紧的是这些事情一定要保密,如果少有风声泄漏,朕就要你们的脑袋!”最后一句话李悠毫不顾忌的显露出自己从尸山血海之中锻炼出来的气势,吓得骆养性和曹化淳汗如雨下,双股发颤。
“奴婢/微臣遵旨!”骆养性和曹化淳同时跪倒领命,接连保证一定会将此事办好。
京营大概是指望不上的,如今大明还有战斗力的恐怕就只剩下关宁军、东江军还有西南的白杆兵少部分兵力了,可是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恐怕绝不会完全听从李悠的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