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圣旨
梅文鼎再三考虑,最终也未将《一种求极大极小的奇妙类型的计算》交给姜璜星术士去评价,而是转给了另一位三星术士。
后者同样用含糊不清的内容,给予了含糊不清的答复。
不能确定成果报告的价值,对于梅文鼎来说是难以启齿的事情,所以在踌躇中,他将之放在了学报的中页之前。用正常的理解来说,中页以后的文章,受关注度和水平都下降了一个档次,算是一种妥协。
其实,梅文鼎是有些多虑了。他觉得圣堂祭祀以学识渊博著称,程晋州几乎是以幼年的身份新晋祭祀,虽然在千年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终究会有些敏感之类的问题。
他是断然不会想到,现在的程晋州发表了论文之后,根本是连看都不会去看的。又哪里在意是中页前或中页后。
当然,前世的程晋州可是会非常在意,身份不同,看待问题也就不同了。
隔了几日,《夏京学报》便顺利的出版了。
席无庸星术士照例第一时间拿到了学报,立即就随手翻阅了起来。
他首先看的就是名字和摘要,大夏已经形成了较为标准的成果报告的模式,从名字能看出大致的内容,有了摘要之后自然更清晰。
席无庸一眼就看到了程晋州的文章,“极大极小”两个字,在其瞳孔中无限放大。
他跟着姜璜星术士很久了,不管大家对微积分的认可程度是怎么样的,现在总算是理解了个皮毛,但以他们单一的研究方式,进度显然不甚理想。
席无庸迅速的翻了起来,白皙的麻纸刷拉拉的响,定位之后,更是看的目不转睛。
他看着看着,竟然愣在了那里,动也不动。
席无庸看到的,除了自成一体的文风之外,更多的是威胁——尽管姜璜星术士早就提出了极大极小的说法,可是他们始终没有将自己研究的东西形成体系。
所谓的数学的体系,就是一个相对坚实的基础,严谨的推理和演绎,从而得到最终的结论。欧氏几何是最好的例子,用大家都知道的公理作为基础,通过完美的推理,得到结论,后世的希腊数学喜欢几何而不是代数等等,主要原因都是为了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尺规作图可谓希腊数学的基础,十七边形的意义在于“存在”。
世界数学曾经出现过三次危机,其中的一次正是罗素对微积分的悖论质疑,动摇了其基础。
但与前世的数学家们不同的地方在于,姜璜星术士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更高,所以责任也更大。作为权威,更是政治上的高位者,他不能像是不负责任的科学家那样,随便想到点什么就提出来。
放在21世纪,如果姜璜说要修三峡,直接修三峡便可以了——可他不能如此做,免得子孙后代戳着脊梁骨。
更多的时候,高阶星术士的处事方法趋向于政治手段。换言之,如姜璜星术士等人,首先希望能够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再向外公布。
假如是普通的小问题,姜璜星术士的方式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他的下属众多,能够参与进来的星术士也为数不少,作为数学团队,放在21世纪也是高配。然而,面临微积分之类的大课题的时候,人数再多也会捉襟见肘。
想凭一个团队的力量解决一个时代的难题,实在是有些不太现实,除了程晋州这样勇敢的作弊男以外,世界的运行本是很缓慢的。
要想迅速的发展微积分,第一应该将成果公布出来,让大家看到它的意义和主要思想,然后吸引众人一起讨论,等于是将创意与之分享,同时自己也加入到研究金针的队列中去。
星术士协会的贡献点制度,亦是为了推动人们的讨论。
在学界,自由而广泛的研究,比起统一规划更有发展——即便没有程晋州的出现,姜璜星术士的发展方式,也终究会被大家所淘汰的。
如今的星术士世界,早就做好了迎接微积分的准备,只待着某人点燃一把火。
根基稳固的程晋州,现在决定站出来了。
席无庸从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攻击性。
做了这么久的微积分,却没有得到完整的体系,再看文章中含糊不清的地方,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席无庸不敢再耽搁下去,给旁人说了一声,腾空便飞了起来。
对于刚刚失去了皇家星术士头衔的姜璜星术士来说,此事的打击也许更甚于前。
……
程允安已经开始打点行装,他在京城呆的实在是不顺心,除了与同年同乡共同喝酒听曲以外,几乎找不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做。每天的工作时间又超过8个小时——所谓京官苦,对贵族们来说,主要是工作辛苦,他们最希望的生活,仍旧是平均每日不超过2小时的半聊天状态,哪里会愿意整日里呆在衙署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