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险 第四章

茨蟹——河口——“石窟”——接着寻找——常绿林——等待退潮——山岗上——木筏——回到海滨

突然,通讯记者跳了起来,让其他人在这里等他,然后就顺着几个小时以前纳布爬过的那个方向攀上了悬崖。迫切想得知朋友下落的他,火急火燎地加快了自己的动作,片刻就绕过峭壁的拐角消失了。赫伯特想跟着他一起去看看。

“不要去,孩子,”水手说,“我们还有的忙,我们得尽快找到一个可以过夜的地方,尽早想法子弄点儿比那些贝类更容易下咽的东西。他们回来以后肯定需要吃点儿什么。”

“那我们就快点动手吧!”赫伯特说。

“当然,”水手说,“我们得好好收拾一下。我们现在饥寒交迫,所以必须得找个可以睡觉的地方,生堆火,吃点儿东西。哦,森林里面可以弄到柴禾,鸟窝里面肯定有蛋,现在缺的就是个休息的地方。”

“太棒了,”赫伯特说,“那我就去找个山洞,我想我能够找到一个足够容纳得下我们的地方。”

“好的,”潘克洛夫说,“那快去吧,孩子。”

潘克洛夫和赫伯特走到了海滩的庞大石壁下面,潮水已经远离了这里。他们往南边走去。在着陆时,潘克洛夫就已经注意到在几百步以外的地方有一个狭窄的山口,他觉得那很有可能是一条河或者小溪的出口。这样的淡水河旁边是最适合他们休息睡觉的地方,另外,赛勒斯·史密斯也有可能会被水流冲到这里的岸边。

如前文所叙,悬崖有300英尺高,而且从上到下没有一个空洞,波浪根本很难冲到它的下面,因此没有一点缝隙可以用来容身。海水没有办法侵蚀悬崖,因为它是一片坚实且峻峭的花岗岩。悬崖顶上盘旋着无数的海鸥,蹼足鸟类在其中占大多数,它们长着又扁又长的尖嘴,总是唧唧喳喳地叫着,或许这是人类第一次涉足它们栖居的领土,它们一点也不感到害怕。潘克洛夫从这些鸟中认出了一种被视为游禽类的大鸥,此外花岗岩峭壁的缝隙里还隐藏着很多贪吃的小海鸥。要是把枪口对准它们,肯定能得到巨大的收获,当然首先得有枪,潘克洛夫和赫伯特对此无能为力。其实就算是真的有枪,这些海鸥的肉也根本没法吃,因为连它们的蛋都散发着一股腥臭。赫伯特向左又走了几步,忽然碰到一堆乱石,上面都覆盖着海藻,这里在几个小时之后就将被潮水淹没。蛤蜊类在这些岩石和湿滑的海藻之间,几乎到处都是,饥饿的人一看到这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赫伯特向着潘克洛夫喊了一声,水手急忙跑了过来。

“嘿,你要告诉我这些都是贻贝吗?”水手喊着,“终于找到可以替代鸟蛋的食物了!”

“这些不是贻贝,”赫伯特回答的同时,仍在仔细观察着那些岩石上的软体动物,“这些是茨蟹。”

“这些东西好吃吗?”潘克洛夫问。

“味道相当不错。”

“那我们就用茨蟹当食物吧!”

在水手的眼中,赫伯特是个值得信任的少年,他不但热爱博物学,而且对这门科学可以说到了精通的地步。他的父亲曾经对他在这方面的钻研大加赞赏,并且在波士顿名教授来讲课的时候让他去旁听,这个聪明好学的少年也得到了那些教授的喜爱。关于博物学的用处,他在过去曾经不止一次地证明过,这一次他再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成群地紧粘在岩石上一动不动的茨蟹,都有着椭圆形的贝壳,它们的外壳两端浑圆,这绝对是一般贻贝都不曾有的特征。它们属于穿孔类软体动物,就算是最坚硬的岩石,也能被它们打出洞来。

潘克洛夫和赫伯特像吃蛤蜊一样吃着在日光中半开着壳的茨蟹,他们饱餐了一顿,虽然没有任何作料,但是茨蟹的味道很辣,这让它的味道非常可口。

总算用这些“自来香”的软体动物填饱了自己的肚子以后,他们愈加觉得口干舌燥,必须要找水喝。淡水是不可能在这一带特别崎岖的地方找到的。潘克洛夫和赫伯特在回到悬崖下面之前,捡了许多茨蟹,用衣袋和手帕装得满满的。

他们连走了二百步左右,到了潘克洛夫认为可能有河水流出来的那个山口,只是究竟那里是否有淡水,还不能够确定。剧烈的地震好像是促成这里石壁裂开的原因。一股小溪在石壁底下潺潺流动,在溪流的尽头形成一个颇为尖锐的弯角。那段水流宽达100英尺,两岸也没有20英尺高。花岗石夹壁间的流水非常湍急。河口恰好在石壁的俯临之下,接着河身就突然转了个弯,在半英里以外的矮树林里消失了。

“这里有淡水,那里有我们需要的柴禾,”潘克洛夫说,“赫伯特,现在我们只缺少能睡觉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