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退伍兵

深夜的太平桥,风从河岸方向吹来,裹着一股难闻的腥气。荒草间还有蛇鼠在窜动,表示这块土地还未完成平整。

因为要搞建设,河道两岸的‘圣光工业园’出现十几处工地。七八家施工单位正在安营扎寨,大瓦数的碘钨灯照亮河道,人影幢幢。

‘和谐’系几家企业最近发展很快,光靠招募乡间民工已经无法满足发展。

于是何玉兰想方设法向市里求援,希望接纳一批退伍兵。市里得知消息,欢喜的立马将‘和谐商社’评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和谐超商’销售大量二手电器。这些电器大多是旧的或者坏的,这就需要大批家电维修人员,何玉兰特意办了家电维修班。

‘和谐物流’需要车辆驾驶和修理人员。周青峰还想有自己的施工队,又需要工程建设人员。

正好近年退伍兵的安置是个老大难问题。

政府内一个萝卜一个坑,没编制安置不下。国企自己都发不出工资,不会招人。自谋出路等于发点退伍费赶回家,大部分退伍兵只能种地。

没任何人满意。

‘和谐’系提供正经工作,月薪不会少于三百。市里则给一批退伍兵解决安置问题,双方简直是一拍即合。

五百名军地两用人才立马上岗了。

能解决五百个工作岗位,这等于送一件大功劳大人情给市府,是可以解决大问题的。军地双方都会感激。

只这一条,地方政府就不会让周青峰随意倒下。

对周青峰来说,‘和谐’系正在天阳周边的各县市大幅扩张。一群受过两三年训练的退伍兵加入,能大大提高扩张速度。

像汽车兵,工程兵,通信兵,这些专业人员更是香饽饽。哪怕是普通士兵也比农民工强。

没文化的农民工也迫切需要强化管理,有退伍兵加入,可以免得被乡间势力污染控制。

这就是一举多得。

大部分退伍兵就在‘圣光工业园’的工地。周青峰的垃圾仓库就在工地附近,还包括处理回收垃圾和货物的堆放场。

堆放场的另一边扎着数百座帐篷,都是从市人武部采购来的存货。

新成立的‘和谐建设’由一名退役工程兵营长负责。他把军队作风保留下来,半夜里正带着招募来的农民工青壮搞紧急集合。

周青峰对此哭笑不得,却又希望真能获得一支能打能拼的工程队伍。

毕竟搞工程,尤其是大工程,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军事化管理对于工程队伍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堆放场的运输调度组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作,一名退伍的通讯连长掌控这个仿若大脑的指挥机构。

这位‘连座’上任的第一天就大骂原本的调度员是废物,隔天就打报告向周青峰要五万块。

周青峰给批了十万。

因为这位退伍连长列出了二十几种需要采购的通讯设备和五十个职工编制,其中甚至包括无线电台和密码机之类的玩意。

随后一周,退伍连长都忙着给自己五湖四海的战友和部下打电话,发电报,寄路费。他真的凑齐了自己想要的人员和设备。

‘和谐物流’的堆放场调度组愣是被建成了一个战术指挥中心。

上百的车辆和数百人员被退伍连长指挥的到处去‘作战’。他自己待在帐篷里过足了‘战斗’的瘾。

由于经常连续几天不洗澡,这位‘连座’整个人都馊了,可他还乐此不疲。

对于这些‘敬岗爱业’的军人,周青峰能做的就是把工资提高些,顺带把他们的家人也接来,安排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比如‘和谐超商’搞早点摊基本不赚钱,纯粹是养人。

管理这些退伍兵可比管理农民工方便多了。

比如周青峰下令不许乱闯码头边的垃圾仓库,只需一句话‘机密重地’,他们自发的在外围组织了巡逻队。

周青峰带着何玉兰从堆放场外经过,一辆轻卡就拉着货从路口开进来。

车灯照耀下,堆放场的管理者用对讲机进行内部联系,便捷而方便。

按退伍连长的话,“这对讲机挺好的。军队里的单兵电台都没这么好使。”

轻卡停在堆放场,装卸工要将货物卸下。

周青峰远远的瞄了眼,是油桶装的食用油。近两百升一桶,非常笨重。

九十年代的食用油就用这种大铁桶装,跟装汽油似的。

“哪来的食用油啊?”

“从隔壁几个市调集,铁路运过来的。你不是让我联系些日用品的货源么,我已经派人到各地去查了。”

九十年代国内市场封闭,给了各种二道贩子极大的运作空间。很多商品在产地积压卖不出去,其他地方却找不到货源。

倒爷们的做法是到处跑,广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