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游 第四十四章 祸起鸟笼
告别店家,张翼轸收拾好行李,骑上马踏上了回三元宫的征程。正值盛夏季节,烈日当空,长安古道两侧的高柳枝繁叶茂,被如火的日头一打,也蔫蔫得没了精神。好在身下的这匹神骏的红马不惧烈日,一路飞奔,将两侧声嘶力竭的蝉鸣不多时便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不过毕竟天热烦躁,红马跑出二十余里便浑身汗水淋漓。张翼轸心疼马儿,反正也并无急事回去,便下马缓行。走不多时前面便来到一个老汉所开的茶摊处,见天色尚早,又口干舌燥,张翼轸便将马系好,坐下后向老汉要了一壶茶,慢品茶水之时正好落落汗。
这茶摊开在古道边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正好过往旅客到此口渴难耐,需要饮水。所以这老汉生意颇好,不多时便卖出几十壶茶水。不过多数客人只停留片刻,一口气喝完一壶茶便急急赶路离去,如张翼轸一般坐下细细品茶的人却没有几个。
喝完一壶茶,张翼轸感觉身上舒畅不少,便要起身上路。一抬头,只见一个七旬老妪身后背着一个包裹,右手领着一个六七岁大小的童子步履蹒跚来到茶摊,掏出一文铜钱,向老汉要一壶茶喝。
这老妪和童子都无奇异之处,只是这老妪手中拎着的一个鸟笼却引起了张翼轸的注意。
张翼轸这山村少年自然对鸟笼这些物事熟悉得很,老妪手中的鸟笼便如普通鸟笼大小,只是看上去并非由竹子制成,倒更像丝线编织而就。丝线并无支撑之力,须得由支架支撑方能成形。但这丝线鸟笼显然全部是由丝线织就,是何等丝线竟能支撑成形?更让少年心中生疑的是,每个网结之处都有一颗黝黑的珠子隐隐散发出森寒之意。
噫,曾经亲手编过鸟笼的张翼轸按压不住好奇之心,便又重新坐下,冲那位看上去颇为慈眉善目的老妪一抱拳,说道:“这位老人家,请问您这手中鸟笼可否是用丝线编织而成,如何支撑成形?小子我也编过鸟笼,一时不解,还请老人家解答一二。”
那老妪正和童子举杯喝茶,老妪目光之中满是慈爱之意,一只手还轻抚童子头顶,让人心中一暖,立时生出祖孙情深的人间温情来。只是张翼轸此话一出,老妪的手顿时停留在童子头顶之上,一动不动,然后慢慢地转过头来,一脸和蔼地说:“这位小哥倒是好眼力,竟能看出我这鸟笼是丝线编就的。不错,我这丝线之中夹杂着金丝,所以无须支架便也成形。不知你是哪里来的小哥?来这长安城所为何事呀?”
“好教老人家得知,我本是委羽山三元宫的道士,来这长安城是在华山极真观论道。”
张翼轸一边答道,一边心中疑惑,金性本软,金丝并不比普通丝线硬上多少,也并不能支撑这般大小的鸟笼,况且这鸟笼之中的两只鸟看上去也有些重量,这丝线鸟笼怎能经得住这般重量而不变形?
目光透过鸟笼落到两只鸟身上,张翼轸心中奇道,这是什么鸟儿?鸽子大小,黄翅黑嘴,神态萎靡不振。更让他不解的是,这般炎热天气,两只鸟儿却如同身处冰窖,蜷缩在一起瑟瑟发抖。
老妪听了三元宫和极真观,眼中蓦然闪过一丝愠色,随即消失。正在注意笼中鸟的张翼轸丝毫没有发现老妪用手在童子头上轻轻叩了三下,而童子也轻轻点了三下头。
正好老汉向前为老妪续水,无意中发现老妪和童子之间的异状,满是皱纹的脸上忽地露出警惕之色,暗中细细打量了老妪和童子几眼,迟疑片刻,想了一想,然后又一脸笑容若无其事地给老妪茶壶续满水。
老妪恍然未觉,抬起头来正好发现张翼轸一双眼睛直视笼中鸟,心中一惊,心道莫非这个年轻的道士觉察出了什么,为何先问鸟笼现在又死死盯住笼中鸟儿。有心除去眼前的少年,又转念一想如今大事未成,不宜节外生枝与久负盛名的三元宫结敌,便与对面的童子对视一眼,打算就此离去。
“老人家,在下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一二?”张翼轸盯了两只鸟儿片刻,心中忽有所感,怎的这鸟儿这般眼熟,似乎先前在哪里见过?正一时迷惑不解之时,见二人就要离去,心急之下便开口拦住二人,想要问个究竟。
“不知您这笼中鸟儿叫什么名字?我记得曾在哪里见过,一时想不起来,心中疑惑不解,还请老人家告知。”
老妪眼中精光一闪,神色立时紧张万分,以为被张翼轸识破,当即冷冷一笑,说道:“哼哼!不要以为你是三元宫的人我就不敢杀你,如果误我大事,我也不怕得罪三元宫的灵动老道。你想怎样?若是要打我笼中鸟儿的主意,我劝你还是速速逃命去吧,你道力低微,不是我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