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业火魔刀 第十章 十年一觉

辗转逃回到了小镇,但见庙前广场满聚逃难百姓。众百姓经历了战火,此刻若得一家团圆,自当庆贺,不幸与亲人失散的,则在四下寻爹呼娘,哭声喊声此起彼落,一片狼藉。

昨夜的脱衣候检,与烽火连天、遍地死尸相比,究竟哪个好些?琼芳一行人也没气力多想了,一路在难民潮中蹒跚推挤,回入了观音庙,筋疲力竭之余,无不坐倒在地。三棍杰埋锅造饭,打水洗脸,让众人略做歇息。

眼看怪人踪影全失,琼芳却仍怀抱一丝希望。庙里庙外找了一遍,盼他早从战场自行归返,只是回入偏殿,地下仅余一张空担架,一只翻倒空酒瓶,流洒遍地,遗渍兀未干涸。琼芳沮丧万分,回入大殿坐倒。那娟儿一脸沉郁,好似也受了什么打击,全没心思说笑。两人肩挨着肩,相依相偎,又累又困间,眼皮早已半睁半闭。

众人或倒或卧,连哲尔丹也不例外。只有傅元影仍在忙进忙出,他是此行军师,就怕战火蔓延,竟尔打到此处小镇来了。半个时辰不到,便安排了车马,早早启程,改转水路而去。

从荆州搭船东行,之后再沿运河北上。来到扬州之时,已是腊月二十八。时近除夕,众人虽不愿在外地过年,但总不成大年夜在外奔波,便预定在扬州留到初三,之后再行北返。

一行人唉声叹气,下了渡口,便雇车来到扬州城。时在午后时分,那知府听闻琼国丈的孙女驾临,便亲来城门迎接,甚是恭敬周到。这知府年岁甚轻,约莫四十岁上下。琼芳听他通报姓名,才知此人姓李,名如风,过去也在礼部任官。琼芳没有心思应酬,听说他要安排驿馆,便道:“年关已至,不耽误大人过节了,咱们自个儿在城内寻找客栈安歇便了。”

李如风慌忙道:“不成!不成!下官多年来深受国丈提携,未能远迎,已属罪甚,万请阁主玉全,让下官略尽地主之谊。”琼武川面子极大,文武百宫多半受过他的恩惠,自己若不受人心意,倒显得见外了。琼芳便也不再推辞,任由那李知府安排。

那李如风办事周全,事前早已打听清楚此行人数,早备了五辆大车,专供众人乘坐。

车行入城,众人听他一路解说:“扬州又称广陵,自唐代便是商业名城,名商巨贾乔寄居者,不下数十万,可说富甲天下。”同车除琼芳外,尚有娟儿、傅元影两人相陪。李如风说得爽快了,兀自伸出食指,定向车外,道:“诸位请瞧那座高塔。”三人抬眼去望,那运河东岸搭盖佛塔,塔高数层,已然建筑大半,规模宏伟,想来所费不辎。

此刻兵荒马乱,人人看似专心聆听,其实多半神思不属。琼芳听他喋喋不休,只得勉强一笑:“这要几十万两银子吧?可是朝廷出钱建的么?”李如风笑道:“小姐料错了。这是文峰塔,乃是僧人自行募款兴建的,其他地方官员也出了些银两,倒不劳朝廷费心。”

众人有气无力地点头,轮到傅元影答腔,听他低声道:“难得,扬州之富,非同小可。”

李大人笑道:“过没两日便要过年,这天宁寺也在城内,年节最是热闹。阁主闲暇无事,倒可以去瞧瞧。”他见众人一个个无精打采,想来是自己说话不够响亮,当下吊起嗓子,尖声道:“说起天宁寺嘛,此乃扬州第一名刹。这寺庙历史古远,乃是晋朝太傅谢安的居所。太元十年改宅为寺,名为谢司空寺。数百年来屡次改名,直至宋代徽宗之时,方命名为天宁禅寺……”娟儿愁眉不展,听得李如风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冷冷便道:“古庙泰半闹鬼,大过年的,还是不去得妙。”

李如风听她口气不善,忙陪笑道:“无佛又无僧,空堂一盏灯,确实寺庙气闷得紧,花样年华的女儿家不去也罢。照下官看,不去天宁寺,便去瘦西湖,所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十里长湖,无一寸隙地……”他先开车帘,吟道:“昔年杜牧游扬州,证以诗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引得游人诗兴大发,自也是瘦西湖美景之一……”娟儿忍住了哈欠,摇头道:“看个景也要作诗,扬州这许多风景名胜,岂不做了满满一大本?”

李如风抚掌大笑,道:“小姐慧黠!正是有诗为证。一景三百诗,一湖三千词,光是平山堂,便有秦观、苏彻、王安石、欧阳修等人作诗留念,其余炀帝陵、隋宫、隋堤、雷塘、谷林堂,莫不有诗有文。单红桥一地,便有一本‘红桥诗驯’,可见一般了。”一路摇头晃脑,如数家珍。娟儿听得头痛欲裂,尖叫道:“住口!谁记得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