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三章 朔风又起(第3/5页)
萧歆定定地盯住他因苍老而有些混浊的眼眸,“朕这个病,即便是拖,只怕也拖不了太久。不瞒王叔说,将来一旦不豫,朕的心里……有些不放心长林王兄……”
“陛下何出此言?”宁王可谓扎扎实实地吃了一惊,整个身体都后仰了一下。他这个岁数辈分,说话不必太多顾虑,当下皱起眉头道,“老臣虽然这些年恩养在府,大小场合也不出来了,但这双眼睛却还能看得清楚。长林王对陛下、对太子……那是绝无二心啊!”
萧歆扶枕未动,静静地看着他。
半晌后,宁王自己总算反应了过来,“呃……老臣……是不是刚好想反了?”
“外头看着,长林王府高不可攀。但朕最清楚,王兄这几十年戎马未歇,又有武臣不参政的规矩,对于京城的朝局他其实并不怎么明白。”萧歆微觉目眩,停下来歇了口气,“以前有平章在朝,那孩子敏锐周全,替他父王照看着,感觉若有什么不对,也能立加处置。可是如今……王兄失了臂膀,那是蚀心之痛,瞧着精神一日不如一日,唯一的孩子还在边境……”
宁王怔怔呆坐片刻,低声道:“陛下这么一说,想着还真是难受啊。”
“待朕撒手而去之后,这金陵朝局会变成什么样子,太子以后的心性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谁又能说得准呢?”萧歆攥住宁王的手,身体向他微微倾斜,“也许有些人觉得,少主临朝,最应该担心的是太子。但朕知道,最不能放心的是王兄。他生于忧患之中,一生为国征战,如今到了暮年……若是将来不得善终,朕拿什么脸到九泉之下去见先帝……”
宁王见他情绪激动,捂着嘴咳成一团,忙上前为其拍抚胸口,徐徐劝道:“老臣自打年轻时就不是聪慧之人,素来都没有什么高人一等的见识,若说有哪一点能比别人强,那就是活的时日更久,见过的人心更多。长林王位高德重,这就是摆在那里的事实,再怎么让他谦逊退让,不招人忌绝不可能。”
“朝局难控,人心多变。朕跟你想的一样,王兄已经在这个位子上了,能怎么退?”萧歆眸光闪动,看向宁王的眼底,“唯今之计,还不如以进为退,也算是朕为他……做的最后一项安排……”
宁王眯起老迈昏花的双眼,仿佛是想要穿透漫长岁月的风霜,用自己平生积存的智慧评判他的真诚与否。片刻之后,这位历事三朝的老王叔用力挺了挺腰身,郑重点头,“陛下放心,老臣已经明白了。”
萧歆与宁王私下促膝密谈的数天之后,日夜兼程的钦使一行终于赶到了甘州城下。此次奉旨出京赐印的乃是兵部从四品左丞蔡济,他担任京职前曾做过长林主营所在地宁州的通判,算是与北境军有些渊源,为人十分低调沉稳,入城时只出示了兵部公文,并未亮出钦使身份招摇。
城门参领验过符节,不敢怠慢,一面派人先赶往军衙通报,一面亲自陪同缓行。刚前行不足一里路,前方便有数骑迎面奔来,当先一人勒停缰绳,笑着招呼道:“这不是蔡大人吗?”
蔡济虽未亮出钦使身份,到底也是兵部高官,按说甘州营中除了主将外都该跟他先见个礼,可是此人的语气一听,便是未以低位自居。
“……呃……原来是小侯爷!”蔡济凝神认了半日,一击马鞍笑了起来。他与萧元启原本就只是见过面而已,眼前这个身穿半旧战袍的年轻人早已不是往日锦衣香车的皇族子弟模样,最后还能认得出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您准入甘州营履职的文书还是下官拟写的呢,怎么就忘了!小侯爷一向可好?”
萧元启微笑着点头应了个“好”字,示意城门参领回返,自己引着蔡济一行直奔军衙,路上只问了问帝都近况,一个字也没有打听他的来意。
甘州乃是边城,半城军籍,入城以来连街面行人走动之间都带着些虎虎生风的气势,军衙外执戟守卫的兵士们更是一个个容色整肃,身形笔挺。衙内诸将此时显然已经得了消息,蔡济在正门前下马时,已有四五名将领迎候在此,当先一人年约六十,鬓边斑白但精神矍铄,迈前一步抱拳道:“大人自京城千里而来,一路辛苦。我们二公子刚好出城去了,东青将军已经赶去通报,大约半个时辰就能回来,还请大人勿怪,先喝杯茶洗洗风尘如何?”
从他的年貌和对萧平旌的称呼来看,蔡济判断此人一定是甘州营四品参将魏广。这位魏老将军世代军籍,长林初创时便在老王爷的麾下,几十年以军中为家,若说帅才嘛确实欠缺,但却是名经验丰富的勇将,以前萧平章不在甘州时,营中日常军务都是由他代理。萧平旌来到北境后虽然实际上执主将事,却暂时未领主将实衔,魏广便依旧用以前军中长辈的身份称呼他,这样既不算失礼,又显得更加亲切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