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谏
听杜腾会谈起岳腾中等人的小动作,赵然回答道:“听说有这么回事,但尚不知其详情。”
杜腾会返身到书案上查找了一通,从一堆文牍中拣出一份来,递给赵然:“致然看看。”
赵然接过来后,见是篇《部民信道谏》,然后立刻认认真真翻阅起来。
岳腾中上书的这篇《部民信道谏》,主要讲的是如何促进松藩各部部民信奉道尊的问题,按照他的谏言,包括以下三条:
首先是“打蛇打七寸”,但这个“打”字,却不是原本意义上的“打”,而是说要将重点投注于各部土司和大小头人之上,也就是说,要想让各部部民信道,关键在于让各部土司和大小头人们信道。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取怀柔之策,拉拢各部土司和大小头人。具体办法包括,承认各部土司和头人沿袭下来的部族制,赐封各部土司为防御使、团练使,赐封大小头人为千户、百户,从官职上将其纳入朝廷管辖。
其次是“宜缓不宜急”,也就是说不可急躁冒进,而宜缓行缓用,不可用过分激进的手段激怒各部部民,应当竭力团结和维护各部现有体制,承认历史,着眼将来,以防发生部民变乱,从而影响松藩稳定,影响明军对西夏战略的大局。具体办法包括,尊重各部民俗和习性,理解他们因认知偏差而对信道所产生的歧义,至少十年之内包容部民个人信仰的自由。
最后是“吸纳与变离”,这是对如何达成让部民信道这一目标的建议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每年对松藩各部给予一定钱粮补助,解决他们的困难生活;对愿意入道者,优先受牒,愿意出仕者,给予固定科举名额,愿意从军者,钱粮抚恤加倍;每年田赋劳役可酌情减免……
最终,通过上述治策,让各部部民感受道门和朝廷对他们的优容,让他们生出感激之情,从而自觉自愿将自己视为明人,如此一来,信奉道尊一事,将水到渠成。
看完,赵然摇了摇头:“岳腾中这是冲我来的啊,看来我在红原做到事情,他们不太高兴。”
杜腾会笑道:“他们认为,你这么搞,或许能得到一时的信力增长,对宗圣馆有好处,但却不利于松藩的长治久安,将来必定会给总督府、给朝廷惹出各种是非来。”
“那杜监院怎么看?”
“我九岁学道经,十八岁入道门,数十年如一日,为道门奉献了一辈子,我当然要坐在道门一边,坐在宗圣馆一边。而且红原这两年的发展我是看在眼里的,不知道他们说的‘不利于松藩长治久安’语出何处,我完全没有看到嘛。”
“多谢杜监院。”
“不用谢我,这也是我的职责本分,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我们应该为谁做事,怎么做事,我是想明白了,可有些人总是不明白,呵呵。”
这些小动作的确给人添堵,但在如今松藩的整体形势下是很难掀起浪花的,赵然只是摇了摇头,便不再对想。
从天鹤宫回到白马院,一路上赵然都在思考下一步给永镇灵蛇院配备方丈的人选,想来想去,还是只能从问情谷选人。
一个是曹雨珠,另一个是庒雨琪,这两个如今都在羽士境巅峰徘徊,至今没有结成丹胎。曹雨珠入羽士境十二年,庒雨琪入羽士境十年,这两位都是苦大仇深的主,坐困山中是无论如何没办法突破了,只能拉出来溜溜。
好处在于这两位都旁听过赵然给郑师姐开办的方丈短期速成班,对于怎么做一名合格的修士方丈,想必都有初步概念。缺憾是,这两位的箓职不高,有些个黄冠境修士才能主持的科仪,这两位搞不出来。不过这也不算大缺憾,赵然可以再从斋醮大仪中继续找几个羽士境能主持的,补充她们的不足。
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二人未入黄冠,不符合总观所下诏令的要求。但松藩地处偏远,又没有外人,与十方丛林打交道的职责归他一个人说了算,到时候他报备时就说这两位是黄冠境界就好,没有受箓而已,谁又能分得清呢?两个低阶修士,有谁会真去查呢?实在有人要在这一点上做文章,大不了说自己失察,换人就是,总观又没有下达处罚条例,弄虚作假没成本,不必瞻前顾后。
思索之间,赵然又收到了一张白庚发来的飞符,言称以李光宪黑材料换来的两百名汉奴半个月前已经发出,望请方丈查收。同时,成东家代表高衙内又发来了请求,继续索要黑材料,尤其是指名道姓索要关于白马监军司左厢指挥使吴化纹的黑材料。
赵然回到白马院,立刻将那堆黑材料翻出来,找了一份吴化纹关于延迟向白马山夏军大营发送军粮三日的报告,将里面报告自身存粮不足的内容删掉,然后飞符给了白庚:“这份材料管他们要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