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扑朔迷离
精神疾病当真是大杀器,原本很多没法解释的细节和罪名,装进这个筐里也就怎么都能说得过去了。
范佥事对自己的奇思妙想甚为得意,生怕叶行远不理解,又解释道:“正因为周知县有脑血之疾,所以他与你冲突之后,才会销声匿迹无处可觅。也正因为你有痰迷之政,所以才会出现幻象,误认为周知县是妖怪。
此事合情合理,便是上报朝廷,衮衮诸公也挑不出错处,如此归阳县内之事便能顺利了结。你虽然名声稍受损失,但县中之人,只当你仗义,总比担上‘杀官造反’的罪名来得好!”
在范佥事看来这是最好的办法,逻辑完美闭合,各种疑点都能有个说法了,而且问题全部在县里压住,波及不到上面……
至于叶行远这边,范佥事也自觉给足了面子,已经苦心孤诣为其脱罪,也尽可能的不影响他的前途,堪称是“仁至义尽”。
即使是身份普通的疯子打了知县,依本朝宽宥的律法,明面上也不过是交由家人严加看管罢了,难道还能跟疯子计较?当然官员私下报复才不在此列。
具体到叶行远身上,更有秀才身份保护,肯定可以争取到免除刑责。何况他又有地方士绅看顾,就算背一个“疯子”的名声,在县里也不会吃什么苦头。
虽然因此可能会耽搁几年科举,但他年纪尚轻,两三年风声过去了,还不是一样该怎么考就怎么考?
对范佥事的“灵思妙想”,叶行远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虽然已经理解了范佥事的思路,但却觉得对方和自己简直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难道说做官做久了,就会把异常变成正常?
他叶行远好端端的一个才子,凭什么要背上“疯子”之名?更何况周知县乃妖怪假扮,此事可大可小,这是动摇朝廷统治根基的大事,若被大面积效仿,那基层将成什么模样?
朝廷大佬高居庙堂之上,不知生民之苦。这要是真乱起来,头一个受苦的就是最底层的百姓。
就像周知县这样苛索无度,逼得山民几乎没了生路,对朝廷来说,却只要粮税照常,都不愿多花心思搭理,还要给妖怪一个“上上”的考评,想起来真是讽刺!
“苟能为一己之私,不顾万民之苦?范大人之言大错特错,归阳县之事,非我一人之事,非一县之事,岂能如此草率定案?
我为县中黎庶,不惜抗拒父母官,又岂是苟且于世,自污污人者?还请大人秉公彻查,不要再有这种糊涂心思!”
叶行远突然觉得胸中不平之气上涌,未经思索便脱口而出,语气甚为严厉,不像是与五品佥事大人对答,倒像是在教训小辈。
这话一出口,他就觉得不对劲。怎么突然间又有了激浊扬清、扫荡污浊的伟大使命感?怎么突然看待范佥事极其不顺眼了?胸中激荡的那种勇气和正义感,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天命感应又来了?剥离了感性后,叶行远心中很理智的大叫一声我靠!自己只是愤愤不平而已,但天命又抓住了自己的心思,引导自己践行正义。
之前对抗周知县的时候,就是这种首倡大义的使命感,让他挺身而出,最后搞得焦头烂额。亏得误打误撞戳破了假周知县的妖怪身份,不然还不知道能否收尾。
难道天命陷阱真是环环相扣,一入其中,再也无法回头?叶行远心中无限悲凉,只能摇头叹息,天知道那个假扮知县的骨魔妖怪又是哪来的相关知识。
果然范佥事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便冷冷道:“你这秀才很有主见,既然如此,此事只怕不会容易了结,本官还要继续勘察,你且退下吧!”
听范佥事语气之中有了几分恼意,又下了逐客令,叶行远打心底瞧不起这位范大人,懒得再说什么。便负气退下,再回潜山村与欧阳举人商量。
欧阳举人听叶行远讲了范佥事的主意,沉默半晌后说:“若能能如此了结,自范佥事往上,不知有多少人心里会记你一个人情,日后入省城也必能顺风顺水,不见得是坏事。”
连欧阳举人对“被精神病”这个解决方法也没什么反对意见?叶行远目瞪口呆,这世界上的公理呢?正义呢?节操呢?都去了何处?
欧阳举人叹了一阵,但终究与叶行远是自己人,想来想去又皱眉道:“你拒了范佥事之意,只怕他要恼羞成怒。
他既然给你看这个结状,也说明他心中已有筹算,当真想要以这法子糊涂结案。你若不答应,只怕他会将你的症状写得更恶劣些,要小心才是。”
叶行远想起这一点也不由打了个寒战,精神病这种事,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若范大人认定了自己是精神病,再经几个权威医道圣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