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琼关特区的发展顺风顺水,这一段时间叶行远认为是自从穿越之后过得最舒畅的。虽然不是没有人想找麻烦,但票号与铁器厂都顺利开张,运营也没什么大问题,前几年的憋屈感也算一扫而空。
因此叶行远甚为快意,雄心勃勃,一切都照着他的计划在进行。他打算以琼关特区作为自己第一个根据地。
这里虽然条件艰苦,各族混居,但也有地处边疆,天高皇帝远的优势——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官僚系统的力量,并没有也不屑于深入到这种老少边穷地区。
这让叶行远有了更多的自由。虽然他只是转运副使,内阁也派来了姜克清担任正使来掣肘于他,但毕竟经过围城一役,叶行远在琼关的威望极高,几近说一不二,姜克清暂时也对他退避三舍。
而负责铁器厂的王礼,更是全力配合,对叶行远言听计从,这让痛恨阉党的姜克清更看不过去,但也更加束手无策。照这样下去,琼关特区早晚能够经营成铁板一块。
叶行远经过一场血战,见了那么多人牺牲,也早就抛却杂念,一心一意夯实根基。如今乱世将起,他作为文官流官,虽未必能常据一地,但到任何地方都要当成根据地来经营,绝不会轻易放手。
日后就算调任,他也要在琼关特区深深打上他的烙印,以便将来。
这一日叶行远又与青妃商量将来,青妃这一段时间对他也甚为佩服,赞叹道:“大人你真是生而知之,凭着琼关这几手连环妙招,让人应接不暇。姜克清这等人物,在你面前竟然束手束脚,根本施展不开。照此下去,大人之谋划便有眉目了。”
叶行远曾经在青妃面前吹嘘他有货殖之法,能够让琼关特区三年大兴,青妃初时还将信将疑,到如今便只剩下佩服。
如今叶行远赴任琼关不过一年多,琼关升为特区,他当上这个实权在握的转运副使更只有半年而已。但如今琼关特区繁荣富庶,日进斗金,谁还能相信去年此地还在鏖战?
叶行远并不居功,只淡然笑道:“这是借势而为,并非我一人之力。若无朝廷支持,琼关地方特殊,也断无这般立竿见影之效。如今看来,还有两年,本官可从容布局,就算西北战事起,也能保得琼关平安。到时候才是琼关最盛之时,可惜当时我应当已不在此地。”
经营琼关,不光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整个天下。叶行远就是在这战略眼光上高了轩辕世界人一筹,故而才让人都猜不透他的想法。
琼关作为边境贸易市场的特殊性,让它在得到种种优惠条件倾斜之后,便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叶行远力推并保障的新型生产关系,就像是在庞大的中原王朝开了个口子,原本隐在水面下的财富自然喷涌而出,云集于此。
只要政策不变,朝廷不倒,便能保障琼关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
这本身也是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故智,叶行远借用之时,同时还引进先进的生产力,这当然就形成了近乎奇迹一般的成果。
如此一来,琼关在贫瘠的西北就显得愈发突出,甚至突出到在战乱之时都有可能能够保住自身的地步。
一旦乱起,诸方混战,只要没有一方有压倒性的优势,就不会轻易去动琼关这个经济重镇。因为谁都需要钱粮,而琼关一乱,可以给西北输血的渠道就没了。所以诸方势力反而要小心翼翼保护这个会生金蛋的母鸡,也许乱世琼关能得的好处,比如今更强,不过这是后话,叶行远也不必去管。
他所求的,不过是趁着朝廷回光返照的这几年,在固若金汤的圣人体系中打下几个楔子。
特区富了,别的地方还穷着,这就形成了不平衡,自然就会眼红。圣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看着特区走的路,别的地方必然会群起而效仿,而其中种种离经叛道的行径,只要有利益,都会被人有意无意的忽略。
等到遍地开花,落后的体系便再也无法容纳经济的变化,那时候才是叶行远的变法之基。
当然仅仅一个琼关还不够,叶行远必须抓紧时间,再创造出几个琼关,才能加快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也让他在乱世之前抢到更多的时间。
这本就是叶行远与青妃商定的谋略,叶行远提出大概的战略思想,青妃查漏补缺,以保证其可行性。
如今大势已成,叶行远因势利导,其实已经不必拘泥于一时一事的成败。
青妃道:“这半年来大人殚精竭虑,如今已是水到渠成,接下来心思便该放在琼关政事之上,免得被人摘了桃子。我看姜克清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近日必有动作。”
叶行远点头,“我本欲待局势稳定,便做足准备,再入子衍墓,以求第三件五德之宝。不过锦衣卫那边也有消息,说姜克清蠢蠢欲动,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