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目前已经解读出的完整叙事将于近期在米斯卡托尼克大学的官方学报中刊出。在此请允许我只以散漫而欠缺条理的方式简要介绍其中的重点内容。无论是不是神话,壁雕都讲述了星状头部的生物如何从宇宙空间降临尚无生命的初生地球,天外来客不仅只有它们,还有在不同时期开始探索太空的其他外星个体,比如米-戈就能够用肉膜巨翅跨越星际以太,离奇地证实了一位研究古文物的同事很久以前向我讲述的怪异山地民间传说:它们大多生活在海底,建造了雄伟的城市,操纵应用未知能量原理的复杂装置,与无可名状的敌手展开规模浩大的战争。它们的科学与机械知识远远胜过今天的人类,但它们只在迫不得已时才使用更普遍和精细的日常设备。根据部分壁雕的描绘,它们曾在其他星球上有过高度机械化的生活阶段,但觉得那种生活无法满足情感,于是退回了更原始的生活方式。它们的身体组织异常坚韧,生理需求非常简单,因此不需要专门设计的特殊制品也能在高原地区生活,甚至连衣服都不用穿,只有偶尔用来抵御恶劣自然条件时除外。

它们在海底用早已掌握的手段和随处可见的物质创造出地球生命,刚开始完全为了食用,后来则为了其他目的。来自宇宙的各路敌人被消灭后,它们开始了更复杂的试验,这在其他星球上也同样发生,它们不但制造必要的食物,也制造多细胞的原生质生物聚落,后者能够在催眠影响下将组织塑造成各种各样的临时器官,化身为理想的奴仆,从事社群中的繁重工作。这些渗出黏液的生物聚落无疑就是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在《死灵之书》中悄声提及的“修格斯”,但连阿拉伯疯人都不敢直言它们存在于地球上,只有咀嚼含有某种生物碱的草药后才可能在迷幻梦境中遇见修格斯。星状头部的古老者在这颗星球上合成出简单的食物,培育了大量修格斯,允许剩下的细胞群落演化成其他动植物形态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且彻底消灭有可能造成麻烦的任何生物。

修格斯能够通过膨胀身体举起可观的重量,在它们的协助下,海底的低矮小城逐渐变成了宏伟壮丽的迷宫,与后来在陆地上拔地而起的巨石城市不无相似之处。事实上,在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古老者往往居住在陆地上,很可能因此保留了陆地建筑的许多传统。我们研究了壁雕中所有的第三纪城市(也包括当时正徜徉于其走廊中的这座万古死寂石城),一个怪异的巧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点至今都不敢尝试解释,哪怕只是在自己心中。现实中包围着我们的这座城市里,建筑物的顶部在无数世纪前就被风化成了遍地狼藉的废墟,但在浅浮雕上,锥状与金字塔形建筑物的顶饰是簇生成群的针状尖塔,圆柱形高楼的最上面是层叠垒砌的带齿圆轮。我们第一次接近雷克那遭遇厄运的营地时,曾经目睹了仿佛不祥之兆的可怖蜃景,死城的影像越过幽深难测的疯狂群山,投射进我们无知的眼睛,它在千百万年前就失去了自己的天际线,但出现在蜃景中的却是浅浮雕上的景象。

关于古老者的生活,无论是在海下还是移居陆地后的时代,都足以撰写好几卷专著。浅水区的居民继续充分利用头部五条主触须末端的眼睛,以颇为平常的方法磨练雕刻和书写的技法,它们靠金属笔和防水涂蜡表面完成书写。大洋深处的居民不但用怪异的磷光生物提供照明,还用一种特殊的次要感官补充视觉上的不足,这种感官通过头部的五彩纤毛发挥作用,使得所有古老者在紧急时都能够不依靠光线而行动。向深海而去,雕刻和书写的形态发生了古怪的变化,加入了似乎是化学覆膜过程的环节(大概为了保护磷光质),但浅浮雕无法清楚地向我们说明。它们在海中的活动一半靠海百合状的肢体划水游泳,另一半靠身体下半部长有伪足的触手摆动。它们偶尔会利用两对或更多对折扇状的肉膜翼长距离俯冲滑行,在陆地上则主要用伪足行走,但时常也会展开翅膀,飞到极高的地方或跨越极远的距离。在肌肉与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之下,分化出海百合状肢体的纤细触手极为精细、灵活、强壮和准确,使得古老者在进行各种艺术活动和其他手工操作时能够发挥出最高的才能和灵活性。

古老者的身体坚固得难以置信,海底最深处的巨大压力似乎都不足以伤害它们。鲜有古老者会死于非命,因此墓地的面积极为有限。它们会在垂直掩埋的死者上方修建五角形坟丘并刻上铭文,丹弗斯和我看到这里,不得不暂停片刻,等待心情恢复平静。正如雷克先前的推测,这种生物像蕨类植物一样靠孢子繁殖,但身体异常坚固,寿命又长得可怕,世代更替极慢;除非要在新开垦的地域殖民,否则它们不会大规模生发原叶体。新个体成熟得很快,接受的教育显然超出我们能够想象的所有标准。智性与美学活动高度发达,占据主导地位,催生出一整套经受过时间考验的习俗和制度,我会在即将出版的专论中加以详细阐述。习俗和制度在海底和陆地上有着细微差别,但基础和精要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