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青城

离开王家,叶昊天取下戴了差不多两年的面具,取出铜镜查看,现在的他面色白嫩,就象出生一月的婴儿。由于服下了三片千年灵芝,他现在的体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身的胳骨重新整合,本来柔若的身躯高大结实了很多,就连圆圆的脸也变成了方形,即使自己的父母活着只怕也难辨认出来。何况他只是苏家的旁支,父母为人低调,知道他们的人本来就不多,他现在的形象可以说没人能认得出。

他仍然骑着那匹黄马,那匹马只有两岁,体形比较瘦弱,毛色也不是太好,他离开长沙的时候为了不引起人家注意,故意找了一匹比较差的马。荒山野岭修真者很多,还有一些妖魔鬼怪,他现在的功力还不够强,不能随意施展功力疾驰而去,那样只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仍需借重马力。

一人一马在烈日下行行止止。为了让自己的面色变黑一些,他专门在烈日当头的时候上路。可怜那匹马走不过两百里就口吐白沫,气喘吁吁。叶昊天在一个无人的山岗上停下马来,从乾坤锦囊中取出玉盒,撕下一小片如小指端大小的灵芝叶子,放进马口里。过了一会儿,但见马儿站直了身子,呼吸平静下来,肌肉停止了抖动,如雨的大汗逐渐收敛,忽然“唏律律”一声长嘶,声音高昂,响彻原野,大大的眼睛也充满了神采,感激地望着主人。休息片刻,叶昊天看到连马的毛色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萎黄不见了,代之以鲜明的黄色,油油的泛着光泽。

吃了点干粮,又给马儿饮了些清水,叶昊天又催马上路了。

马行很快,原来预计二十天的行程结果只花了十五天。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东南,距成都百余里。山上林木葱茏,峰峦叠翠,状若城廓,故称青城。青城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山上树木茂盛,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覆地,四季常青。在崎岖的山路上,每隔里许,就可以遇到一座小亭。这些小亭,有的建在路旁,有的建在跨涧越壑的石桥上,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叶昊天沿着浓荫密布的石阶山路,缓缓攀登,一路上欣赏山上的多种美景,有时俯临深涧,有时又攀登危崖,不久来到一处道观,门上的横匾上写着“建福宫”三个大字。门两边有一付对联”溪壑奔腾,百川东去通千派;云霞缥缈,万里西来第一山“。大门敞开着,一个中年道人正在收拾香炉里的烟灰。

叶昊天走上前去,朗声道:“大师,我是来参加中秋开山选秀的。”

道人笑着说:“好,好,跟我来,今年来的年青人不少阿”。

叶昊天一边寒暄,一边牵着马跟道人往前走。建福宫的后面有一排民房,那是给进香游览的人准备的,还有一个马厩。这里就象一个旅店一样,连管理的伙计也未着道装。

道人说:“他们不是这里的修道者,你就在这里住下巴,八月十五再来建福宫,晨时来,别晚了,”

叶昊天答应说“好”。然后道人就离去了。

叶昊天住了下来,还有三天时间,他可以好好游览一下青城山。

青城山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东汉年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开创青城派,青城山为道教“第五洞天”。张陵在此修行两百年羽化成仙。第二代掌门张鲁,修练四百年成仙而去,然后是张鲁、赵县及赵冕,连及门下弟子共有三十五人得道,第十代掌门杜光庭是最后一个成仙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自此以后青城山无人可登仙籍。如今全山道观七十多座,修持道士千余人,掌门青阳真人以下四大长老,一众弟子分居于各道观中。青城山方圆百里,分前山、后山两部分。前山以天师洞、上清宫为中心,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处胜景,山势雄伟,四季常绿,群峰环绕,景色清幽,集雄、奇、幽、险、神为一体,以“青城天下幽”著称。后山则以沙坪为中心,是道士练剑的所在。

叶昊天沿着石阶欣赏美景,发现有不少地方被列为禁地,大概有道人在里面修炼,不想被人打搅。他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行走,感觉胸前的宝玉时不时的发热,知道这里是修真圣地,所以有不少宝物。由于初到此地,且将是师门所在,他不敢放肆发掘。即便如此,在四顾无人的时候他还是找到了三把宝剑,一些山参首乌之类的东西。他把宝剑和药材都放进乾坤锦囊里。

※※※

三天以后,八月中秋,晨时,温暖的太阳刚刚升起,红红地挂在天边,幽静的青城山忽然热闹起来,来了很多行动敏捷的年轻人。大家都聚集在建福宫门外,等待七大剑派之一的青城派开山选秀。这些人有的是周围的农家子弟,穿着粗布蓝衣,老老实实的垂手站着;也有人可能来自外地,身背宝剑,气势不凡地走来走去。数百人聚在门前,有些人话语不绝,但更多人一语不发。他们的眼睛里都放出憧憬的光芒。叶昊天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