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第二封信(第3/4页)
“正是。”
柳宗元点点头,对这位异国留学僧的博学多闻惊讶不已。
两年——
高力士远离了玄宗太上皇身边。
终于,君臣可以再度相见。
当高力士兴奋地从被流放的湖南巫州一路来到朗州时,却接到玄宗的死讯。
闻上皇崩,号恸,呕血而卒。
《资治通鉴》如此记载高力士之死。
高力士接获噩耗,遥望北都,痛哭、吐血,死于此处。
这位曾经与玄宗在宫中共享权力的人物,终究不失其漂亮地悲愤死去。
《高力士传》也有如下文字:
七月发自巫山,抵朗州。八月渐愈。谓左右曰:
“吾年七十九,可谓寿也。历官开府仪同三司,可谓贵也。贵寿皆具,死而何憾……”
此记载或许真实说出了高力士的死因。
高力士流放巫州期间,曾作诗自娱:
两京作芹卖,
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不同,
气味终不改。
“原来他写过这样的诗——”空海说。
这是高力士咏怀京师的诗作,连空海也不知道这首诗。
柳宗元一边向两人提起高力士之死,一边想起这首诗,顺便吟诵了出来。
“虽非上乘,却自有一种素朴气味。”柳宗元说。
“话又说回来,柳先生——”
空海对柳宗元说。
“什么事?”
“先前提起的玄宗太上皇、肃宗皇帝的死因,你可认识知晓其情的人?倘若可以,我愿闻其详。”
“难道真有玄机?”
“目前我也不确定,只是有点在意。”
“明白了。我再问问看有无适当的人。”
“麻烦您了。”
“关于高力士大人、李白大人的事呢?”
“如果有线索的话——”
“我有几位熟识的人四散各方,我写信问问他们,看看有无知道详情的。”
在旁默默听闻两人交谈的逸势,叹了一口气:
“空海啊,我总觉得这件事好像根底深固。虽然我本就知道帮不上忙,不过,现在我更感觉无能为力了——”
逸势丧气地说出这些话来。
“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我可以深入到什么程度。”
空海向逸势这么说,然后转向柳宗元:
“此事暂且不提,柳大人,你能继续说下去吗?”
“说什么?”
“关于晁衡大人的信,怎么到您手中那件事——”
“喔,对,那件事还没说完。”
“请务必继续说。”
“刚刚说到哪里了?”
“你说到其实另有一封信。”
“喔,正是这事——”
柳宗元又向前探出了身子。
四
“其实,家母的亲戚当中,有一位晁衡大人的亲近之人。”
柳宗元坐正身子,伸直背脊后,如此说道。
他的脸颊显得有点僵硬。
逸势也跟着换了坐姿,同样伸直背脊。
只有空海的姿势始终不变。
从一开始,他便挺直上半身,姿态自然。
时间似乎将近中午了。
“她名叫白铃,据说负责照料晁衡大人的种种生活琐事。”
“你是说,晁衡大人身边有名女子在照顾他?”
“没错,就我所知应是如此。”
“然后呢?”
“白铃大约比晁衡大人年轻十岁。大历五年(公元七七○年),晁衡大人七十岁过世时,她还随侍在侧。”
“喔。”空海催促般地点了点头。
“晁衡大人死后,白铃一手打理身家财物,除了留下几件遗物,大多数的物品、宅邸或其他家当,全交给别人了。”
“——”
“白铃所留下的,都是晁衡大人生前的书信文字。其中——”
“包括晁衡大人寄给李白,用倭文写成的那封信?”空海问。
“没错,但不仅止于此。”
“怎么说呢?”
“信不只一封,似乎还有另一封。”
“似乎?”
“家母是这样对我说的。”
“可以再解释一下吗?”
“是的,照顺序说比较容易懂吧。”
柳宗元再度探出身子。他望着空海说:
“晁衡大人死后,白铃便寄住在家母外家。”
“原来如此。”
“白铃几乎不谈晁衡大人,某次兴致高昂,很罕见地对着当时还年轻的家母,说了好一会晁衡大人的事。”
“唔。”
“据说白铃是在安史之乱时,与追随玄宗太上皇走避蜀地的晁衡大人相识的。就在她提起这事时,似乎想起了什么,拿出晁衡大人从未示人的书信给家母看。”
“那信还在吗?”逸势问。
“应该还在家母外家。我从那些书信当中,找到了这封倭文信——”
“有机会的话,务必让我拜读。”
逸势语带好奇地说,又征求同意般望向空海:
“你也想看吧?空海……”
“的确——”空海简短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