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九十六章,分裂的欧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大明京城乾清宫尚书房内。

“陛下,今年北方诸省干旱,南方诸省洪涝,呈现出严重的北旱南涝,北方多省将颗粒无收,南方多地出现瘟疫。”

杨一清拿着奏疏向弘治皇帝详细的汇报起今年的情况来。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几年大明是真的少有风调雨顺的时候,不是冬天大寒就是干旱,洪涝的,以至于大明的农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不仅仅是粮食产量受到影响,连带着棉花和羊毛的产量都受到影响。

尽管棉花的种植并不需要太多的水分,但还是需要水,原本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几省受到大明布业的迅猛发展,棉花价格飞涨之下,有大量的地主选择种植棉花这种经济作物。

种植的面积一年比一年大,产量也是很高,甚至于比起西域、河中两省的棉花产量都高,毕竟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大,种棉花的积极性也是很高。

然而受到干旱的影响,今年这些地方的棉花产量大降,导致棉花的价格又大涨起来。

同时因为去年冬天过于寒冷,北方草原冻死了大量的牛羊,也是导致今年羊毛的价格大涨,可以说干旱影响的不仅仅是粮食的种植,连带着相关的经济作物影响也是非常巨大。

“辽东、河中、黑土省的粮食产量如何?”

弘治皇帝一听,也是连忙问道。

“黑土省、辽东、河中三地的粮食产生影响不算太大,甚至于比起去年还略有提升,主要是我们的粮食大规模出口欧洲,农民手中的粮食能够卖出去,种粮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今年耕种的面积比起往年要大很多。”

“以往轮休、未开垦的土地今年也是基本上都耕种出来,再加上这三地受干旱的影响较小,所以总体产量略有提升。”

杨一清也是连忙回道。

辽东这边是不缺水的,因为冬天的时候下的雪都非常多,再加上有着极高的森林覆盖率可以留住水。

所以即便是大旱也旱不到辽东这边,对辽东的农业影响不大,而且辽东这边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量充沛、稳定,朝廷在辽东这边也是兴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重视辽东这个粮食主产区。

河中地区的情况有点特殊,其降水并不多,一年也就是几百毫米,其水资源大部分主要还是来自东边高山上的雪山融水。

去年冬天的时候这些地方的降雪都会非常大,有着大量的积雪,这雪山的融水比起往年来还要更多一些。

此外,河中地区的移民点全部都是选在了地理优越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水资源,几乎都是在大河大江的旁边,这就保证了河中地区的用水,即便是干旱对河中地区影响都不大。

黑土省这边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移民点都是选择在条件优越的地方,有河流,有湖泊,灌溉方便,干旱影响不大。

所以即便是受小冰河期的影响都遭遇到了干旱之年,但是三地的农业生产影响都不大,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稳定。

“那就好,那就好。”

“只要这三地的粮食产量稳定,我们大明就不需要害怕什么。”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放心的点点头。

干旱不可怕,只要手中有粮食,干旱也不是什么事情,前年的时候也是干旱,只有有粮,还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

大明有多个重要的粮食产区,只要这些地方的粮食产量不出问题,大明就可以高枕无忧,别的不说,单单是辽东的粮食产量就足够大明人吃了。

“南方洪涝出现瘟疫,要严厉各地严格执行相关的防疫防控措施,谁要是掉链子了,那就严肃处理。”

接着弘治皇帝又关心起南方的洪涝灾害来。

华夏大地就是如此,自古以来都是差不多,不是南涝北旱就是南旱北涝,很少有风调雨顺的时候,历朝历代都差不多。

南方这边其实还好一些,因为自然条件优越,干旱、洪涝对南方的影响有限,但是北方的话,无论是干旱还是洪涝影响都非常巨大,因为起自然条件相当的恶劣。

漫长岁月的开发早已经让北方的土地变的贫瘠、脆弱,曾经历史上黄土高原覆盖着大面积的森林,现在却是一片黄土,水土流失极其的严重。

还有黄河都已经是地上河了,一旦洪涝必然会有决堤的时候,而一旦决堤就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大面积的区域都要被冲毁。

这也是大明朝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将北方的人口迁移到关外和海外的重要原因,这里的自然条件实在是太需要好好的休养、休养了,已经无法承载日益庞大的人口。

“是!”

众人一听,也是纷纷齐声的回道。

“陛下,西班牙国内内战已经结束,查理五世雄才大略,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扫平了西班牙国内的诸多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