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惊讶
和后世有苹果、谷歌、FB等等一系列的科技巨头们和微软并列不同,这个年代的微软如日中天。
过去的蓝色巨人IBM,后世的谷歌和苹果,在当下要么已经老去,要么还没成长起来。
能够去微软工作,微软的实习申请门槛非常高。
伯克利的学生们,能够申请下来的概率也不足百分之十。
因此当胡正明知道周新去微软实习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对方有两把刷子,因为有认识的学生去微软,在和对方交谈过程中,他知道去微软的难度。
即便是实习,难度也不会比正式的offer低到哪里去。
微软的正式基层员工很难有见到比尔盖茨的机会,但是实习生有。
在这个年代,比尔盖茨年富力强,他每年会在华盛顿岸边的房子里进行夏末烧烤,在夏末烧烤的过程中,会邀请当时即将毕业的实习生共进晚餐。
当然不是所有实习生都有这个机会,会被邀请的实习生人数控制在二十人以内。
第二反应就是,对方和普通的华国留学生截然不同。
胡正明在伯克利任教超过二十年,见过的华国留学生自然不在少数。
包括他手下的华国大陆来的博士,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一般大陆留学生有机会来伯克利读博,几乎是全身心的放在科研工作上。
娱乐活动都不参加的。
更别提实习了。
他们大多只会在博士毕业前夕,在考虑自己毕业后的出路时,才会思考是要留在阿美利肯还是回华国,如果留在阿美利肯是不是需要找一份实习。
没有谁会在刚到阿美利肯后,马上就去找实习。
当然硕士会,因为大多数硕士没有奖学金,经济条件不好的硕士,需要刷盘子养活自己。
周新这种一来没跟他见几面就开始实习,而且能够找到微软这种级别实习的学生,他还是第一次见。
胡正明给周新发了一封邮件,让他第二天早上来他办公室找他。
“教授,早上好。”
“早上好,你来伯克利也有一个多月时间了。
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专业课考试全部都拿到了最高等级的成绩,看来你适应得很快。”
“还好,这边的考试单纯从难度上来说,和燕大的差不多,只是从范围出发,会比燕大更广。
对我来说不是很难。”周新很自信。
他一直都对自己极度自信,不然之前也不会接下中兴那活。
几乎网络上所有人都认为中兴短期内解除制裁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他愿意试一试。
胡正明继续问道:“来这边感觉怎么样,对于环境、住宿、饮食这些还适应吧?”
周新不假思索道:“没有问题。
这边的消费水平要比燕京高很多,好在有奖学金,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不难。
单纯从气候天气的角度出发,比燕京好太多了,燕京以及他周围省份的工厂,导致燕京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燕京的空气污染并不是因为PM2.5才有的,或者说是先有严重的污染后面才被PM2.5客观评判出来。
在1998年的时候,根据华国空气污染指数,燕京有超过两百天达到了极端污染的标准。
而整个湾区,基本没有什么大规模排放污染气体的工业,空气质量自然要比燕京好上不少。
不过后世昆明人说一下飞机空气都是香甜的,这还是有点浮夸,因为昆明的空气质量并不算差。
如果是燕京人这么说,还情有可原。
胡正明对燕京的天气深有感触,他笑道:“我和你们物理系的系主任,甘子钊认识,他之前也是从事半导体物理研究的。
只是这几年转向高温超导电方向了。
之前受邀去过燕大做过几次讲座和学术交流,每次一去燕京我鼻炎就犯。”
“甘主任的课我好像上过,他凝聚态物理的选修课程我去听过。”周新接话道。
“他应该讲的不错,每次和他聊天,都让我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胡正明不想再在这些话题上浪费时间,于是一个急转弯:
“我听张忠博说你现在去微软实习了?
刚来就要同时兼顾学业和实习,然后还要适应来阿美利肯这边的生活,我在你这个年纪,都没有这么充沛的精力。”
“主要是当时在学校官网上看到微软招聘实习生的通知,于是就想去试一下。
集成电路属于偏硬件方面的工作,几乎只是和物质打交道。
而我去投微软那边的实习岗位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是理解用户需求,并把用户需求通过应用程序来满足。
相当于是程序员和用户之间的桥梁,更多得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我觉得这有助于我尽快适应阿美利肯社会,建立初步的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