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障

文史馆旧事

一三六八年,元朝灭亡。蒙古皇族撤离得极其匆忙,皇宫中遗下二十二册密报,里面记载了许多蒙古贵族的劣迹。密报有着特殊的格式,在每一节后都标上“完”字。这一格式受到后世的推崇,认为它巨大的幻灭美感,在于数百“完”字的简单陈列。

这二十二卷被后世称为《蒙古秘史》。

六百年过去,元都的城墙变成一纵不足一千米的土堆,残存在北京蓟门桥一带,在二十年前得到修复,堆砌上崭新的砖头。施工期间,一沓羊皮书卷被挖出,流淌着暗红的字迹。

书写的液体是牛羊血液,在夏日正午刚好融化,出土后十五分钟,字迹全然模糊。建筑队将这卷鲜血淋漓的书卷,带到公安局,做了笔录。他们只能记住书中的大意,所以记录本上出现的是白话文体。第一段为:

“在以后史书中,有一年叫洪武元年,我死后,我的子孙将称我为洪武皇帝。我的祖先来自于一片名为蒙古的草原,脸庞宽阔,躯体厚重,他们的军队一路由云南,一路由胶东,像两条粗粗的手臂将汉地拥抱,他们建立了元朝。”

这份笔录,转送到文史馆,大多数人看了第一段,就不屑再看了,因为“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他灭亡了元朝建立明朝,圆了几代汉人的心愿,他绝不可能是蒙古血统,此书实在荒诞不经。

而一位年轻的文史馆副研究员发现了其中有近百个“完”字,就做出一个轻率的判断——这可能是《蒙古秘史》的第二十三卷。他四处宣说自己的判断,十九年过去,人到中年的他,还是个副研究员。别人对他,一直是“不学无术”的印象。

后来,他离开了文史馆,不知去了何方。而在每年的二月二十三日,许多人打开电脑,会发现一个无源邮件,标题是《蒙古秘史二十三卷》。它从此散布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