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王迎香
昔日的王迎香,今日的王晓凤。王迎香的名字在鲁中南根据地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家是江苏邳州人,在徐州和枣庄的中间,这次组织上选中她冒充王晓凤,和她是邳州人不无关系。乔天朝的档案资料显示,他的夫人王晓凤是徐州人,如果不会说徐州话,就很容易暴露,在队伍里选择一个合适的徐州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迎香老家刚好是邳州的,离徐州不远,口音也接近,于是就选择了王迎香。王迎香在鲁中根据地是个很著名的人物,人们都知道鲁中南根据地有一位会使双枪的女游击队长,日本人听了都要闻风丧胆。
王迎香所率领的游击队大部分都是女人,大多来自江苏和山东。几年前,南京和上海先后被日本人攻占后,便一直向北推进,先是占领了徐州,然后经过台儿庄血战后,国民党的队伍被迫撤出了。王迎香就是这个时候参加的革命。日本人来了,烧杀抢掠,一时间狼烟四起,便没有了太平日子。她是在一天夜里从家里逃了出来。当晚,日本人用枪托砸开一家又一冢的门,寻找着花姑娘。王迎香知道与其坐等受辱,不如逃离,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一路上,她碰到了好几个和她同等命运的姑娘。刚开始,她们不知向哪里跑,遍地都是鬼了,哪里才是她们的憩息之地呢?她们感到茫然。一口气跑到山里,又遇到一些逃出来的女孩子,相同的遭际让她们走到了一起,从那以后,十几个姑娘流落在山里,靠野果和山泉活命。她们手持木棒,衣衫褴褛,像野人似的在山野里奔走。最初,这只是一群没有准确目的的女子们,只为了躲过日本鬼子的奸杀,坚韧地活下去,直到后来遇到老魏率领的共产党的游击队,才算有了归宿。老魏的游击队有上百号人,几十条长枪短枪,他们趴火车,炸桥梁,白天黑夜地骚扰鬼子,在这一带很是红火。
后来,老魏的游击队收留了她们,她们被编入游击队第九队,老魏还给她们配了几支枪。王迎香就是那会儿学会打枪的。在以后的日子里,第九小队和整个游击队一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著名的铁道游击队就是那个时候诞生的。第九小队因为都是清一色的女人,也被称为女子第九小队,她们走到哪里,都显得与众不同。后来,这支游击队在这一带渐渐有了名声,又有许多人加入进来。不少姑娘在见到第九小队的飒爽英姿后,更是踊跃参加,令第九小队兵强马壮。
经过几次战斗洗礼之后,王迎香被老魏任命为第九小队队长。那时的王迎香已经出落得丰姿绰约,年满十七的她,齐耳短发,腰扎皮带,浓眉大眼的王迎香已经是标准的游击队员了。最惹人眼目的还是她手里的双枪,枪是她带领第九小队端掉日本人的炮楼缴获的,腰间的皮带上左边插着短枪,右边也插着短枪,短枪的枪柄上还系了两块红绸,在腰上一飘一飘的。
日本人一提起老魏的游击队就头疼,游击队常常是打了就跑,化整为零,神出鬼没。日本鬼子两个联队,为这支游击队在山上、乡里扫荡了好几次,连游击队的毛都没有摸到。日本人头疼,中国人却很高兴,老魏的游击队在这一带很出名,而最出名的莫过王迎香了,她在老百姓的传闻中简直就是女侠,手使双枪,拾左手,打右眼;举右手,射左眼。白天来,黑夜去,低飞高走,来无影去无踪。日本人重金悬赏,要拿下她和老魏的人头。那阵子,日本人占领区内的墙上、炮楼上都可以看到老魏和王迎香的画像,他们在日本人的眼里,无疑是眼中钉、肉中刺;而在老百姓的心里,他们就是这一方的神。
不幸的是,老魏在一次反扫荡中牺牲了。老魏死时连一句完全的话也没有说出来,只是把手里那把沉甸甸的二十响盒子炮递到了王迎香的手上。王迎香高一声、低一声地喊:魏队长,老魏……
但她并没有喊回老魏,老魏在她的怀里还是合上了双眼。
乱世出英雄。声名所负的王迎香做起了临时指挥官,她将部队化整为零,躲过了日本鬼子的第五次清剿。不久,组织上从延安给这支游击队派来了一名政委。政委姓李,叫李志,远大志向的意思,当然这名字是参加红军后起的。李志政委可以说久经革命的考验了,他从老根据地于都出发,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圣地延安。到达延安后,组织上就让他到抗大学校进修。当时由于革命的需要,延安已成立了抗日军政大学,并建起了好几所分校。李志就是抗大的一名学员。上学前,他是红军连的一名连长,学习结束后,他就被派到这支游击队里任政委了。那一年的李志政委二十七岁,正是血气方刚,被派到游击队来做政委,最初他并不情愿,他想在正规军里杀敌抗日。但命令就是命令,最终他还是坚决服从了。当地下交通员驾着一叶小舟,载着政委李志在微山湖的芦苇荡里见到王迎香时,李志的眼睛亮了。到游击队之前,他曾听领导提过王迎香的传奇故事,但毕竟未见其人;现在的王迎香却是具体的,生动的,甚至超乎出了他的想象。那次,他伸出一双大手把王迎香的手握了又握。后来,还是王迎香甩开了李志那双热情的手,大着嗓门说:政委,你说以后咋打鬼子,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