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
到了11月,头一场大雪仿佛三心二意似的飘落在刚犁过的地里,给光秃秃的大块泥土蒙上了一层白色,戈镇家家户户取暖离不了火炉,因此大家都纷纷点火生起炉子来了。这时候,卡萝尔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思给家里重新布置一番。她把客厅里的家具——那张装着黄铜球形捏手的金黄色橡木桌子,那些破烂不堪的缎面椅子,还有“这位医生”的照片通通都给撤掉了。她还特地去了一趟明尼阿波利斯,几乎跑遍了各大百货商店和第十条街上专售精美陶器的各个小铺子。她所买到的那些心爱的东西势必要用车子运回去,但她恨不得自己用双手捧着拿回去。
前厅和后厅之间的隔墙已叫木匠拆掉,成了一个很长的房间,又用了大量黄的和深蓝的颜色装饰得令人炫目。她拿一条日本女人和服上的宽腰带——深蓝色薄绢做底,看上去很挺括,还用金丝绣了许多精美图案——当作镶板,悬挂在淡黄色的墙壁上。有一张长沙发椅,上面摆了一些镶着金色饰带的蓝丝绒枕头。至于那些椅子,在戈镇这个地方来说似乎显得太轻佻,不够庄重。肯尼科特家里原有一架奉若神明的留声机,这次卡萝尔干脆把它藏到餐室去,原处另摆上一只小方柜,上面摆上一只蓝色广口瓶,瓶的两边再摆上黄蜡烛。肯尼科特决定先不砌壁炉,“反正两三年内,我们就盖新房子啦。”
经她装修一新的只有一个房间。从肯尼科特的话里听得出来,其余的那些房间等他“发了横财”再弄也不迟。
于是,这座四四方方的褐色房子,也就焕然一新了。虽在隆冬时节,这里却是春意盎然!每当她上街买东西回来时,它就在迎接她,不久前那种刺鼻的霉味,如今早已一扫而光。
肯尼科特终于得出了如下的结论:“老实说,我本来真的担心这些新买的玩意儿不怎么舒服,可现在我得说句良心话,这个长沙发——我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才好——实实在在的,比从前咱们家的那只凹凸不平的旧沙发要舒服多了。总之,现在我举目所见的——依我看,钱总算没有白扔!”
镇上的人对他们重新布置后的房间都很感兴趣。那些木匠和油漆匠实际上并没有来帮过忙,现在穿过草坪时也要往窗户里张望一番,赞不绝口地说:“好啊!真是太美啦!”药房里的戴夫·戴尔,时装公司的哈里·海多克和雷米埃·伍瑟斯庞几乎每天都要向人打听一下:“喂,布置得很好吧?听说他们家里的摆设确实是呱呱叫,第一流的。”
甚至博加特太太也对肯尼科特家里的陈设发生了兴趣。博加特太太住在卡萝尔家后面,可以说是隔街相望。她是个寡妇,有名的浸礼会教友,对劝人乐善好施真有一套本领。她煞费苦心地好歹把三个儿子拉扯大,并且培养他们成为体面的基督徒。一个儿子在奥马哈酒吧间当侍者,另一个儿子当上了希腊文教授,小儿子叫赛勒斯·N·博加特,现年十四岁,还待在家里,是镇上一拨最最不要脸的恶少中的一个。
博加特太太在乐善好施的人中间,还不算是那种尖酸刻薄的人。她性格温柔,身躯肥胖,看上去多愁善感,常常唉声叹气,并且难以理喻,固执己见,不过,她尽管心情沉闷,至今胸中仍怀着无限希望。通常在每一个大型养鸡场,都可以看到一些怒咻咻、气呼呼的老母鸡,那副样子就跟博加特太太一模一样。但到了星期日中午,那些老母鸡变成油炸肉丸子、鸡丁摆上餐桌,显得那么肥嫩诱人,也还是和这位胖太太十分相像。
卡萝尔发觉博加特太太老是从屋子边上的那个小窗子里观察她家里的一举一动。肯尼科特夫妇和博加特太太并不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这就是说:他们在戈镇也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在纽约第五条街81和伦敦梅费尔82的情形一样,两户人家是老死不相往来。殊不知这位好寡妇却偏偏首先登门拜访来了。
她喘着粗气,一走进来,就叹了一口气,把一只胖乎乎的手伸给卡萝尔,接着又叹了一口气。当卡萝尔跷起两腿坐着,让小腿肚露在外面的时候,她先是严峻地扫了一眼,又叹了一口气,仔细地观看那几把崭新的蓝椅子,仿佛觉得不好意思似的,又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微笑开了腔说:
“本来我老早就想过来拜访你,亲爱的,你也知道反正我们都是邻居吗。但转念一想,觉得等到你安顿好以后,你也一定会过来看看我的,你说是不是——我说你买的那张大椅子,要花多少钱呢?”
“七十七块!”
“七——我的天哪!哦,依我看,谁有钱买得起这些玩意儿,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过,有时候我也想,当然咯,就像不久前我们的牧师在浸礼会礼拜堂所说的一样,在这儿不妨也顺便说一下,直到今天,我还没有看见过你上那里去做礼拜。当然咯,你的丈夫从小就是浸礼会教友,我希望他不会脱离这个教会。当然咯,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任何东西——不论是聪明才智还是金银财宝或者其他东西——都不能跟我们面对上帝时那种举止的谦恭和内心的虔诚相媲美。至于他们对长老会有什么意见,那让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不过,当然咯,哪一个教会都没有像浸礼会那样历史悠久、始终如一地忠于真正的基督精神。我说,你这位教友到底是属于哪一个教会的,肯尼科特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