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蓝色破败病

1

经过一年多的折腾,第一批酒终于开始正式生产了。它像武早在那个东部酒厂里搞出来的所有名酒一样,有着漂亮的装潢。武早特别重视这一点,他为酒标等问题一度愁眉不展,设计者费了好大周折才算在他那儿勉强通过。因为以往的得意之作曾为他带来了长久的荣誉,他也许知道很难再超越自己了,只把所有的希望都抵押在这个新兴的酒厂上。结果他一次次陷入了深深的失望。可与他不同的是,我们所有人已经有点大喜过望了:我们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宏愿,办酒厂更多的是从经济上着眼。我们正因为没有酿酒专家的荣誉感,没有这方面的豪情壮志,结果也就造成了一场大错。

直到最后我们才明白:这一次错得有多么严重。武早已经陷入了深长的苦闷,甚至揪起了自己的头发——他把这个酒厂当成了自己特殊时期的作品,灵魂系在了上边;而且,也许他正在与自己角力,想借此作出至关重要的某种证明。

没有办法,这是他精心构思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他在发起中年的冲刺,追逐一种完美。作为旁观者,其他人对这次成功只能抱有深刻的怀疑,注视的目光充满了悲悯。我和武早在一起时,发现他总要发火,没完没了地训斥跟在身后的那些人,技术员、厂长、几个车间主任、作业组长等等,都成了受气包。听着他们之间的对话,常常堕入云里雾中,我想自己这一辈子也没法搞明白造酒的奥妙了。我越来越替这个酒厂的其他人感到惋惜和不好意思——武早对他们太凶了。有一天酒厂技术员把温度控制阀提高了0.5度,武早差一点把他的耳朵揪下来。技术员辩解说:

“你不是说温度高一点,酯化反应快吗?”

“你他妈的脑子里全是石头!”

他不好意思全骂出来,摊着手说给我也是说给那个技术员:温度越高酯化反应越快,这不错;不过温度到了临界点,再稍稍超过一点就会变质!

技术员在武早离开时对我讲:“在他手下没法干,一会儿让热,一会儿让冷,有时候温度很高了,他还让我们再提高两度;有时还让我们搞什么负二十八度以下。我们的条件根本达不到,是他自己在犯冷热病。酒搞坏了就推到我们头上,有了功劳全是他的。大胡子精也对我吹胡子瞪眼的,在他眼里武早不是人,是神。”

说到这里他觉得有点过了,可能意识到我就是武早最好的朋友吧,哭丧着脸闭了嘴巴。我想看一看从山区搞来的那些设备利用率是多少,问了问,他说连百分之五十都不到。我说那不是极大的浪费吗?技术员忍不住又扯到武早身上,说那家伙简直是个精神病,他能搞出什么好名堂来?“大胡子精太信任他了,厂长在他面前像孙子。就我一个人看出来了:这家伙是个神经病。”

我心里想你这小子可千万不要乱说,那样就糟了。我只问:“剩下的设备怎么办?”

“鬼知道……”

我们俩一边讲一边往前走,我极力向他表明:武早是一个特别的酿酒天才,而所有这样的人有时又都是那么一副奇奇怪怪的脾气、神经兮兮的。你应该多迁就他……技术员说:“本来也没什么,这个家伙动不动就对我瞪眼,总挑刺,有时候他咕哝半天我一句也听不明白。不开玩笑,这家伙可能真的是一个神经病。”

我不想把话题往这方面引,就问:“你们刚才讲的温度是怎么回事?”

“新酒经过冷冻滋味就会变得柔和。但是香味也会随着损失一些,因为香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得才快。这样冷热就要交互进行。最好是先热后冷,这样搞出来的酒就柔和醇厚,有一股老酒味儿。可是温度到底高到多少?低到多少?那全凭武早的兴趣了。一会儿高得受不了,一会儿又低得超出了常规。你让我们平时怎么掌握?”

我笑了,我想这大概武早是对的。我不明白,但我凭感觉那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过程,真的需要灵感。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技术员又抱怨说:“现在哪里还使橡木桶啊?他非让我们用橡木桶不可。你看我们把水泥高台抹起来了,里面还涂了树脂——这跟大酒厂一样啊,人家都是这样,可他偏偏不让用。他说除非万不得已,绝对不能用水泥高台。这样我们就得来来回回搬动橡木桶。这个家伙亲自动手做硫磺绳熏橡木桶——这些活儿还用他来做吗?他非坚持那样做不可,我们也没有办法。他就是这样一个怪东西,本身就犯冷热病,所以弄不巧才能酿出好酒来呀……”

他说着嘲讽地笑了,我也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