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民间思潮的欧洲思想史

赵复三

希尔教授的《欧洲思想史》有几个难得的特点。

(一)在通常的西方哲学史著作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往往只是知识界少数思想家的思想。希尔教授却时刻注意到各历史时期中民间的思潮,它们与“上层文化”既是对立的,又是互相连接的。这里涉及欧洲的历史。从1世纪到6、7世纪间,许多原在中亚的民族经过巴尔干半岛北部,以不同路线进入中欧、西北欧,其中到西欧的有西哥特人、东哥特人、法兰克人、阿勒曼人(迄今法国人还称德国为阿勒曼)、日特人(今丹麦人)、撒克逊人、伦巴人等;在中欧的有马扎尔人(今匈牙利人),向西北欧北上的马扎尔人分支民族则成为芬人(今芬兰人)。这个民族大迁徙的历史,至今还不是很清楚。巴尔干学在欧洲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之一也正在此。这些民族(到欧洲定居后,形成分散的小农经济和领主统治)有各自的异教文化,经过儿百年才逐渐接受基督教文化。这个过程大体到10世纪还未完成,这是欧洲中世纪前期。自11世纪后欧洲经济、文化开始迅速发展,到12世纪形成繁荣时期。这时在法国、德国兴起大教堂学校,在意大利兴起城邦学校,青年人游学四方,成为新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所获得的文化知识包含不少古代的异教文化,也包含东方的非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会虽然并不赞成,但在12世纪时自身还未感受威胁,因此在文化教育上还持开放态度,不同民族、不同宗教见解、不同思想都能互相容纳。13世纪之后,罗马教廷与社会大众的新思潮矛盾逐渐尖锐化,发展到设立异端审判法庭,对犯有异端罪的人严酷镇压。这时上层与底层的文化破裂,但即使此时,在代表上层文化的基督教会内,还有不少人同情接受底层文化,在对立之中还有互相渗透。希尔对欧洲历史有精湛的研究,因此,本书的视野不仅限于少数思想家的小圈子,而是深入到欧洲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二)通常的西方哲学史著作,往往以西欧为中心,在西欧也只集中注意德、法、意、英四国的思想界,对于中欧、东欧、西班牙、西北欧的低地国家等都很少涉及。希尔教授来自中欧奥地利,使他能容易地看到欧洲的整体。其实,直到13世纪初,欧洲还大体是一个联合的大社会,甚至两国国王交战,民间贸易往来照旧进行,各国间的边境还不曾十分明确固定。例如,在11、12世纪间,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有一条国际商路,经过俄罗斯中部的诺沃格洛,直延伸到拜占庭。诺沃格洛的12世纪大教堂的拱门出自德国工匠之手,便是一个明证。不仅如此,直到蒙古人西征和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之前,俄罗斯与西欧还有频繁的商业往来和皇族联姻。只是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各国的边境才固定下来,一直沿袭到19世纪中叶,甚至有的地方沿袭到20世纪。希尔教授这本书突破了西欧中心观念,例如与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同时,在东正教、俄罗斯正教会内,希腊人马克西莫斯的活动,同样值得重视,而这在许多关于宗教改革的专著中都付阙如。

(三)希尔在突破传统的西欧中心观念时,不仅把东欧思想的影响包括进来,而且把阿拉伯文化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南部、整个地中海世界的作用突现出来。这就把欧洲思想的历史放到当时的世界中去考察,使读者呼吸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清新空气,并看到从7世纪到15世纪,当时亚欧大陆几个主要的文化系统——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拜占庭、西欧——通过彼此间的交流,都得到显著的发展。

(四)就欧洲来说,上述三方面是结为一体的。希尔着力指出:欧洲东部有它自身的传统,与西部的文化传统在矛盾中互相渗透;南部地中海世界受希腊异教文化、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向西北欧、中欧扩散时又不断互相激荡。

在这个总体的格局之中,每个地区的文化思想有它自身的发展,不断汇人整个欧洲思想发展的洪流;每个历史时期又大致可以看出,有一个地区隐然成为欧洲思想的中心。如果12世纪时巴黎成为欧洲文化思想最活跃的中心,15世纪意大利又走到了前列,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震撼了西欧,17世纪上半叶在巴洛克时期中,西北欧低地国家又走到了前列。在这过程中,处在欧洲边缘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英伦三岛的学术文化又对欧洲大陆的文化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而在每个地区,每个社会里,下层文化比上层文化较易接受外来影响。这些不同的文化之间通常是沟通并连接在一起的,若是这种联系破裂,就不免伴随着动乱。它为我们了解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