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傍晚的时候,太皇太后让人去请康熙来到了慈宁宫。

进入殿中,康熙先扫了一圈,没有看到那群蒙古格格,内心顿时松了一口气。

明亮灯光下,少年康熙站在殿中,身穿暗金色的圆领右衽长袍,将少年清瘦的身形包裹出来,看着身量尚小,偏偏朝气蓬勃,帝王志气初显。

太皇太后坐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神情有些恍惚,依稀间,她似乎见到了福临,遥想当年,福临像他这么大时,似乎也是这样一个模样。

想起福临,太皇太后又想起那些年因为朝政争执的那些年,面色带着些许晦暗。

白天皇帝的态度她自然知道,想来皇帝随了福临的性子和策略,并不想后宫有蒙古嫔妃。

满蒙联姻很重要,皇帝就算再敷衍,也要给蒙古诸部一个交代。

可是想起那些年,无数次因为蒙古诸部和福临母子离心的日子,太皇太后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相当年,她贵为太后,当然希望自己的娘家永远显赫,娘家的姑娘跟随她的脚步成为皇后,给儿子纳了那么多蒙古后妃,可是福临连碰都不碰他们,蒙古后妃都无所出,她自然知道福临的考量,不想一辈子依托蒙古王族。何时他对待蒙古诸部太过残忍,居然将科尔沁的皇后给废了,简直将她和蒙古诸部的脸踩在脚底。

康熙见太皇太后一直望着他,有些奇怪道:“皇祖母?”

太皇太后缓过神,感慨道:“刚才皇帝那样子,让我还以为见到了福临。”

康熙扶着太皇太后起身,恭敬道:“朕自是要多向皇阿玛学习。”

太皇太后动作一顿,须臾恢复正常,搭着康熙的手来到西侧屋,那里放着一副清朝的地图,其中蒙古诸部的位置被标注了出来。

太皇太后指了指地图,“皇帝应该知道蒙古的重要性。”

去年福临驾崩,朝局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稳定,可是现在大清建国初期,皇帝年岁还小,需要蒙古的帮助。

康熙:“蒙古有皇祖母坐镇,自然无忧。”

“你啊!”太皇太后点了点他的脑袋,又舍不得骂,她长叹一口气,“哀家也不愿意逼你,只是作为皇帝,哪能事事随心所欲,福临是个任性的帝王,可你不能,伊哈娜从小受汉族文化熏染,也知晓些琴棋书画,她的性子也稳当,就当哀家求你了,让她留在宫里吧。”

到时候伊哈娜和康熙一起长大,两人青梅竹马,从小培养感情,到时候就不用担心皇帝排斥了。

康熙抬头恰好看到太皇太后额角的皱纹,最终不忍心拒绝,“一切听太皇太后吩咐。”

听到这话,太皇太后顿时满意地笑了。

康熙同样回以微笑。

两人回到正殿,开始说起其他事情。

太皇太后说道:“端敏虽然年岁较小,不过宫内的公主就她年岁最长,为了局势稳定,趁着蒙古王公进京,不如将她的婚事定下。”

皇帝只愿意留一个伊哈娜,为了安抚蒙古诸部,势必要送出一个公主。

顺治皇帝没有多少女儿,大多女儿没有活到成年就夭折了,早年的时候,从京城的皇室宗亲中选了三个格格作为养女,目前一个嫁给了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一个嫁给了靖南王耿精忠的弟弟耿聚忠。

端敏公主现年十三岁,早早定下,也能安抚蒙古。

康熙思索片刻,“皇祖母内心有人选吗?”

太皇太后:“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掌旗扎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满珠习礼的长孙班第,听说勇猛聪慧,成了科尔沁人的媳妇,不会有人欺负端敏的。”

康熙:“朕明日去看一下班第,给妹妹掌掌眼。”

对于端敏,他其实有几分补偿心态,对方幼年被带到皇宫,离开父母,就为了长大后,前往蒙古联姻,塞外生活终究不能和京城相比,而且路途遥遥,如果没有诏令,基本一辈子都无法回到京城。

太皇太后欣慰地点头,“皇帝心疼妹妹,让哀家十分欣慰。”

……

第二天,从慈宁宫传出消息,蒙古科尔沁部的伊哈娜格格被允许留在慈宁宫太皇太后跟前尽孝,代替科尔沁部侍奉太皇太后。

大家顿时了解,这位伊哈娜格格就是太皇太后给皇上选的科尔沁童养媳了。

同时,科尔沁的达尔汗郡王满珠习礼也带着两个孙子进了宫。

正值佟安宁也在景仁宫,听说科尔沁的亲王带着孙子进宫相亲,佟佳氏作为皇帝长辈过去的时候,将佟安宁也带过去了。

满珠习礼入宫后,因为康熙当时正在上课,所以他就先去慈宁宫拜见太皇太后。

等到康熙忙完事后,佟安宁已经看完了热闹,奉太皇太后的意思,带着伊哈娜去乾清宫送点心。

佟安宁当然知道,这是太皇太后给康熙、伊哈娜两人牵线,她觉得太皇太后有些太心急了,既然伊哈娜已经留在宫里,细水长流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