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十九首)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二年进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言官劾其作诗“谤讪朝廷”,下狱,贬谪黄州。哲宗时为翰林学士,官礼部尚书。绍圣初年,复行新法,贬惠州,又贬琼州(今属广东及海南岛)。徽宗立,遇赦召还,卒于常州。学识广博,于文章诗词书画均工。有《东坡乐府》。

昭君怨[1]

谁作桓伊三弄[2],惊破绿窗[3]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4]。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5]。飞絮送行舟,水东流[6]。

[1]一本题《金山送柳子玉(瑾)》。

[2]晋桓伊,字子野,善吹笛,曾为王子猷踞胡床作三调(吹了三个曲调),见《世说新语.任诞》。这里不过说听见笛声。

[3]“绿窗”,碧纱窗。

[4]客将远行,故如此说。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欲去还留恋,终于不得不去。

[6]上片平稳。下片首句一顿,以下便顺流而下。叠用“飞絮”接上“落花飞絮”句,顶针接麻格,更显得生动。诗意实是“落花飞絮送行舟”,以为调所限,只用了“飞絮”二字。

醉落魄

离京口作[1]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2]。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1]“京口”,今江苏镇江。与前《昭君怨》并熙宁七年作。

[2]醉归情况。引李白诗,见前晏几道《蝶恋花》注[1]。

[3]作者西蜀人,自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l—1074),在苏杭一带做官。

南乡子

送述古[1]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2]。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3],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4],秋雨晴时泪不晴[5]。

[1]“述古”,陈襄字。熙宁七年秋七月,陈襄交卸杭州太守,赴南都(今河南商丘),作者时为杭州通判,在临平舟中送别。

[2]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3]临平山在杭州市东北。“亭亭”,孤峻貌。山上有塔,未见志书记载。陆游《入蜀记》卷一:“临平者,太师蔡京葬其父准于此。……山形如骆驼,葬于驼之耳,而筑塔于驼之峰。……然东坡先生乐府固已云,‘谁似临平山上塔,……”则临平有塔亦久矣,当是蔡氏葬后增筑或迁之耳。京责太子少保制云:‘托祝圣而饰临平之山’是也。”《老学庵笔记》卷十:“蔡太师父准葬临平山,山为驼形;术家谓驼负重则行,故作塔于驼峰,而其墓以钱塘江为水,越之秦望山为案,可谓雄矣。然富贵既极,一旦丧败,几于覆族,至今不能振,俗师之不可信如此。”《茶香室丛钞》卷十六引此条,并云:“余少时侨寓临平,问之土人,莫知蔡京父葬之所在,且山亦无塔。……按东坡集《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云:‘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则临平山上有塔,由来久矣,非始于蔡京也,或蔡又增修之耳。”既两见放翁记载,似临平之塔其来历在南宋时已不甚可考,而东坡诗词亦两见,其先有一古塔则无可疑。

[4]荧荧,光明貌,形容灯火,亦状泪珠。

[3]将泪比雨,故曰泪不晴。

蝶恋花

密州上元[1]

灯火钱塘[2]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3],更无一点尘随马[4]。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5],却入农桑社[6]。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熙宁八年元宵节。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

[2]作者于熙宁七年九月离杭州。

[3]王建《宫词》:“沉香火底坐吹笙。”

[4]苏味道《上元》:“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无一点尘”,言江南气候清润。

[5]《周礼.春官.龠章》:“凡国祈年于田祖,吹(原作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又《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今于元宵节言“击鼓吹箫,又入农桑社”,有新年祈谷之意,与《周礼》文并相合。王维《凉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6]“社”,祭土神的所在,后来演化为土地祠。

江城子

乙卯[1]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2]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3],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乙卯,一〇七五,熙宁八年。

[2]作者妻王氏卒于一〇六五,治平二年。

[3]王氏于次年葬在四川彭山县,作者的故乡,见本集《亡妻王氏墓志铭》。《本事诗》“征异第五”,录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