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童到青年才俊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出身书香门第,祖父白锽曾任巩县县令。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这保证了白居易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曾回忆说:自己出生才六七个月的时候,乳母抱着他在写着字的屏风下玩,就指着上面的“之”“无”字给他看。那时候的白居易还不会说话,但是心里已经默默记住了。后来有人问到这两个字,他竟然能够应声指出,屡试不爽。
不过白居易并非方仲永式的神童,到五六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作诗了。九岁的时候,已经谙识声韵。白居易学习十分刻苦,“书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读书读得口舌生疮,手肘也磨出了厚厚的茧。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说,宋朝诗人张文潜曾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这种严谨的态度,应该是得益于他少年时代的苦读的。
中唐时期,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战事。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刚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见战事吃紧,便送儿子到南方避乱。年幼的白居易从此经常南北奔走,触目之处,无不是战乱和苛政下挣扎呼号的黎庶,无不是骨肉分离的创痛和苦难。也许从这时候开始,百姓的悲苦和凄凉,就砌入了诗人最初的记忆背景,成为他很多诗歌的不变的底色。
白居易说自己十五六岁时才知道有考进士这回事。于是他除了刻苦读书之外,按照当时的惯例,也拿着自己的作品到长安去拜见名人,以求得到引荐。他在拜访著作郎顾况的时候,顾况看到名帖上写着白居易的名字,还打趣说:“京城米价很贵,白居恐怕不易。”后来他看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大惊说:“写得出这样的文章,在京城居住也是很容易的!”
有了前辈的提携,白居易诗名大震,贞元十六年(800年),二十九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进士及第。同年及第的还有一个叫元稹的士子,白居易与他一相识便结为莫逆之交,两人的友谊一直延续到他们各自生命的尽头。
进士及第之后,按照朝廷规制,士子们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方能授官。于是白居易便与元稹等人一起在长安学习备考。
白居易通过了吏部考试,三十二岁时被授校书郎之职,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三十四岁(806年)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县尉之职,在县尉任上,白居易写出大量关注民生的诗歌,并创作出了唐代叙事诗的巅峰之作:《长恨歌》。次年,白居易被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
中唐以后的翰林学士职责主要是替皇帝草拟机构文件,地位显要,后来的宰相多由此提拔,所以又被称为“内相”。这一年,白居易刚刚三十五岁,可谓名副其实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