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楼客的自我修养周邦彦
北宋时期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思想自由,所以人们的私生活也比较解放,尤其是知识阶层,平日里逛逛青楼,写首词让姑娘们欢唱下,都是很随性的举动。当然,时不时也会传出些绯闻。但一般这些花边消息也就仅限于文人骚客之间,不会引起太大的波动。直到周邦彦的秘事被八卦出来,才震惊了整个文娱圈。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著名词人。他写词语言典雅清丽,风格缜密浑厚,不但继承并发扬了柳永的慢词,还对南宋末年姜夔、张炎等人的创作影响深远,被尊为婉约词集大成者。但说起来,这些文学上的成就只能为周邦彦的形象增光添彩,真正让他声名远扬的却是他独树一帜的风流韵事。这件事还要从周邦彦最著名的一首词开始说起。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年游·商调》
传说,周邦彦某天和名妓李师师幽会,两个人你侬我侬,正是难分难舍之时。忽然有人通报,让李师师姑娘赶紧打扮一下,说宋徽宗马上就要过来看她了。周邦彦一想,自己出来泡个妞竟然还能和皇帝“撞车”,这事儿传出去,皇帝脸面过不去,自己的前程八成也就废了,所以愣在那里竟然有些不知所措。李师师到底是风月中人,灵机一动,告诉周邦彦你先藏到床底下,我来应付皇上。周邦彦无奈,只得爬到床下避难。他一面听李师师跟宋徽宗调笑周旋,一面在心里吃飞醋打腹稿,决定将这千载难逢的时刻记录在案——
锋利如水的刀切开了橙子,李师师用纤细白嫩的双手为宋徽宗剥开新鲜的橙子,华丽的幔帐,缥缈的炉烟,熏得整个屋子又香又暖,两个人在这样的房间里对坐,调笙,吹奏。这样的浪漫和暧昧,让周邦彦觉得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下片从叙述起笔,镜头转向女主角,她温柔地问男主角:“你要去哪里啊?现在已经是三更天了,霜浓路滑,外面几乎没人出行了,你不如就在这儿歇下吧!”语言婉转柔丽,清秀淡雅,坦然天真。虽是挽留情郎的话,却没有任何忸怩作态,十分细腻自然。而其中的缠绵之情也拿捏得恰到好处,正所谓“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所以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赞其为“本色佳作”。
故事似乎还没有结束,周邦彦这首词写得太好,所以很快就传到了宋徽宗的耳朵里。宋徽宗又气又恼,自己嫖妓这么私密的事都被周邦彦知道了,面子上实在过不去,而且这么看来周李二人确实过往甚密,周邦彦也算自己半个情敌。所以宋徽宗一怒之下就下令把周邦彦贬官了。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周邦彦被贬官外放,吓得众好友不敢相送。唯有李师师天不怕地不怕,跑去送周邦彦。
送行的那天,宋徽宗正好去见李师师,结果发现李师师不在。心急如焚地等到李师师回来,却见她两只眼睛哭肿成桃一般,宋徽宗心下一阵怜惜,说你怎么哭成这个样子,李师师就说是去给周邦彦送行了。这李师师说起来也算是个公关达人,不但把事实交代清楚了,还把周邦彦写的词给宋徽宗唱了。宋徽宗仔细一听,这词写得果然精妙绝伦,自己确实不该一时恼怒就把人家给贬官了,滥用公权以徇私情,说到底还是不对。于是跟李师师说你别哭了,我把他调回来就是了。于是周邦彦又被调回来了,还给升了官,封为“大晟乐正”。而这首让周邦彦名垂千古的词作,就是著名的《兰陵王·越调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兰陵王·越调柳》
“折柳送别”一直是古人离别的主题,这首词也不例外。开篇就写到沿隋堤栽种的柳树笔直地排在两岸,丝丝柳条随风浮动,舞弄起一片嫩绿的世界。曾几何时,看到这柳枝拂水柳絮飘飞的景色,都是人们为远行的人送别。如今自己要离开这里了,登高远望,故国一片春色,而“我”也曾是厌倦京都生活的过客。十里长亭路,年复一年的送别,折断的柳条应该都要过千尺了吧。
独自静下来才开始追寻旧日的踪迹,分别的时间在“寒食”前后,离酒、哀弦、残灯、空席,所有的情境都透出悲凉。竹篙没入开始渐渐转暖的水中,船像箭一样划得飞快,远远望去,送别的驿站已经越来越远,而送别的人犹如远在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