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亲密互动的特殊规则
人情社会,特别在意亲疏远近,跟亲密的人互动,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规则。无论是私下聊天时的话题选择、分享秘密时的注意事项,还是不得不提出批评时的表达方式,希望对方尊重自己私人空间时的迂回策略。这些说话智慧的总体原则,都是在不伤害对方感情的前提下,既能保证关系热络,又能把该说的话说到位。
让关系变得更亲密的“悲惨法则”
暴露缺点比展现优点
更能增进亲密感。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自认对人很亲切,从来都是笑脸迎人,但是一直有人说,跟我相处很有距离感,不好亲近。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该怎样拉近跟别人的关系呢?
常见的说法:“我是个好人/优秀的人,所以你应该跟我亲近。”
更好的说法:“我是个有缺点的人,而我愿意向你暴露这些缺点,让你感到跟我是亲近的。”
?•为什么要这样说
一般人都有个误区,以为自己必须够优秀,才能赢取大家的青睐,让人愿意亲近。所以,为了维护形象,很多人便拼命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而对于自己狼狈的一面,则绝口不提。
然而真相可能正好相反。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提出的“自我揭露”理论,跟一个人相处,能感觉到多大的亲密感,取决于知道对方多少私密的事。越是推心置腹,感情就越紧密;反过来说,越是对私事顾左右而言他,就越代表彼此的关系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难怪,有些人虽然时刻保持开朗外向的形象,但是谁都觉得跟他没什么深交。因为别人如果只看到优点,就会觉得:“这个人固然好,但跟我总像是隔着一层,感觉不够亲密。”
所以,用六个字简单地概括“自我揭露”的法则,那就是:“晒秘密,换感情。”这个道理很好懂,但是操作起来并不容易。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首先就不知道对方值不值得信任,其次是不知道自我揭露到哪一步才算合适。如果交浅言深,一开始就把自己祖宗十八代的糗事都给人说一遍,那肯定会把对方吓跑。而要适当地分享秘密,可以参考一个说法:“我有一次很惨,但还好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过让我印象很深。”
有的秘密只能自己偷着乐,如果价值观不合,对方就不太能接受;有的秘密,属于对别人私下的议论,如果对方不能替你保密,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最适合分享的隐私,是那些“谁都会觉得很糗的蠢事”,比如由于能力不足或粗心大意而导致的悲惨经历。这种糗事不会伤害任何人,只会让对方觉得,你既然愿意分享,肯定是把我当成了自己人。比如你曾经因为工作失误被老板骂,结果在办公室控制不住自己号啕大哭;你曾经因为自己的幼稚行为,弄得另一半很不开心;等等。
不用害怕失去形象,事实上这些糗事才能真的拉近彼此的距离。在这方面,心理学家威尔斯(Thomas Ashby Wills)有一个暗黑的发现:很多人其实是通过“向下比较”,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的。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很容易产生嫉妒跟压力。但是发现别人不如自己,就会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和同情心。换句话说,你的缺点跟失败,反而是最适合增加亲密度的话题。
找对了分享秘密的类型,下一步就要让对方知道: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可以用积极的态度谈论不堪的往事,这表示我已经走出阴影了。
人的心理很微妙,一方面想听你说不堪回首的往事,以表明大家是自己人;但另一方面,大家又害怕你讲得太惨。因为你一旦在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出深刻的情绪困扰,对方心中就会产生“救助的压力”,好像他们突然变得有义务来帮助你、安慰你。这时候,别说亲密感了,对方恐怕只会想着怎样逃离你。
因此,分享自己的惨事,还必须加上这么一条——“还好事情已经过去了”。这样一来,对方才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安全地欣赏你的悲惨故事。让他知道你之所以会分享这个秘密,不是因为现在还深受其扰,而单纯是因为印象深刻。更不用说,对自己过去的惨事,态度越是正面积极,越会给你带来反差的印象加分。
+•延伸思考
所谓“悲惨法则”,不是真的哭哭啼啼,而是隔着一段心理距离,安全地回顾之前的遭遇。把过去的悲惨经历当成一个笑话来讲,不只是给对方减压,也能使自己真的不再耿耿于怀。
怎样既分享秘密,又让对方保密
既然你忍不住把秘密告诉了对方,
对方一定也会忍不住想要分享出去。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跟朋友吐槽了我的老板,虽然把心里话讲出来很痛快,但事后却很怕他不小心说漏嘴,被其他同事知道。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确保他不把秘密说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