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Stay Fit——如何拥有自律的人生? 第六节 为什么你不敢做个优秀的人?

对于自律而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说法。但是,自己为什么会跟自己作对,你真的理解其中的心理机制吗?孔子曾经对自己的学生子路说:“你之所以达不到我的要求,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自己给自己划定了界限,否则的话,你应该是在半途中力尽而止,没理由是畏难不前啊!”(原文是:“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设限”,或者“自我妨碍”。事实上,阻止我们的,往往并不是目标本身的难度,而是我们因为畏惧这个难度,而预先给自己设立的“到此为止”的界碑。简言之,就是当一个人面临考验时,为了避免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故意给自己制造障碍,为之后表现不佳制造借口。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伯格拉斯和琼斯(Berglas & Jone)在20世纪70年代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参加测试的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的答题难度会根据被试者的回答情况做调整,使其能答对大多数问题;另一组则是难度极高的问题,参加测试的学生很难回答上来。随后,两组大学生都被告知,他们得到了“到目前为止最高的分数之一”。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前一组(真实成功组)被试者的成功,看起来是由自身努力决定的,后一组(偶然成功组)的成功,看起来则是完全靠蒙,也就是运气造成的。接下来,研究人员告诉两组被试者,他们将接受第二次测验,这一次计分将更严格,暗示“你很难再凭运气取得高分”。而在此之前,他们可以从两种药物中选择一种服用,其中一种可以提高智力测验的表现,另一种则会降低表现。按常理来说,为了拿到更好的测验成绩,所有人都应该会选择提高智力的药丸吧?可是结果出人意料,“偶然成功”组相比于“真实成功”组,更倾向于选择服用降低表现的药物。换句话说,他们认为,正所谓“久赌无胜家”,既然此前的成功主要是因为运气,那么自己在接下来很有可能遭遇失败。于是,他们便选择主动为自己接下来的表现制造障碍,以求失败后能找到合适的借口,在拿到低分的时候能够比较体面。

乍看起来,这很奇怪——哪有人不害怕失败的?哪有人故意要让自己表现不好的?但是扪心自问,你害怕失败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没面子?那好,如果有一个方案,能够让你就算失败了也可以很有面子,那么即使它会降低你成功的概率,你是不是还有可能会选择它?面对一次重要的考试,在室友都拼命复习时,你出去潇洒快活,说自己反正也无所谓,干脆彻底裸考算了。这固然会降低你得高分的概率,比如说20%吧,可是反过来说,它却会让你在真的考得很烂的时候,丢脸的概率降到几乎为零。用20%的胜率换100%“不丢脸”的保险,这个买卖是不是很合算?更何况,万一走狗屎运分数还不错呢?那你何止是学霸,简直是学神。

所以,不要羡慕那些态度很“潇洒”的同学,这不是淡定,这只是策略。

随着20世纪80年代相关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们还进一步发现,心理妨碍也是分层次的。有些人只是“声称式自我妨碍”(claimed self-handicapping,CSH),也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比如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天生不适合学数学什么的。有些人严重一点,是“行动式自我妨碍”(behavioral self(-?)handicapping,BSH),也就是在实际行动上给自己下绊子,比如压力越大越不努力,越快到死线越去做无关的事情,甚至是酗酒和滥用药物。换一个角度说,有些人只是“情景性自我妨碍”(situation self-handicapping,SSH),也就是只在特定的事情上自我设限,比如一到临近考试就放飞自我,最后再把考不好归结为放纵不羁爱自由。而另一些人则是“特质性自我妨碍”(trait self(-?)handicapping TSH),也就是说,自我设限已经成为他的人格特征,在任何需要努力才能成功的地方,他们都能“成功地”以自己的不努力来证明“不成功不是因为我不行”。

很明显,到了TSH这个阶段,这基本上就是个废人了。

根据美国犹他大学的罗德沃特(Frederick Rhodewalt)教授的说法,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我妨碍倾向,只是程度不同。他在1982年编制了一份“自我妨碍量表”,就是用来测定自我妨碍的量级。不过,无论你具体处于哪个量级,“不敢尽力争取最好结果”,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还是以考试为例。正向的思路应该是,如果这次能考到90分,那就应该再加把劲,下次争取考100分,甚至是进一步参与更高层次的竞赛。可是,这同时也意味着难度会越来越大,竞争对手也会越来越强。假如这个人是你,扪心自问,你真的会这样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