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净界分析
“净界”(Purgatorio),或译“净罪界”,或译“涤罪所”,或译“炼狱”;若把“净土”两个现成字译他也未尝不可,只恐与佛家的“净土”相混,今决定用“净界”二字。
在中世纪,那时不论教士和一般俗人,大都设想净界在地球内部,所以忏悔赎罪的灵魂受痛苦,每和恶人受刑罚相混,不易辨清。当然,前面一种的痛苦是有限的,而后面一种的刑罚是永久的;但是,仅有这种区别,在原始的想象里面,一个地狱和一个净界究竟没有具体的和清楚的区别。在我们中国,据我所知,并无净界这观念,因为在世修行刻苦,死则超升天堂,在世为恶不改,死则打入地狱,忏悔赎罪应在现世为之,死后就没有地方了。人类中固有一尘不染的圣人,但多数(或竟全体)难免过犯,若知有过犯,立即悔改,仍不失为君子,若怙恶不悛,则永为小人了。耶教重忏悔,也是这种意思。所以我们不必执着地狱、净界、天堂实有其境,应视作人类心理变化的历程:一念为恶即是地狱,一念向善即是天堂,而由恶至善之状态则相当于净界。
到了但丁那里,净界的观念大大地革新了,说是但丁的创造也未尝不可。但丁的净界在苍穹之下,环绕着一个山腹,灵魂在那里修炼,一层一层直升向光明和上帝。他又采用了许多传说,把一个地上乐园(亚当和夏娃初居之伊甸园)找了出来。这个乐园人家总设想他在一个不可接近的岛上,或在一个山顶之上。但丁却把这个乐园放在净界山的顶上,净界山又在海洋之中,正和耶路撒冷对极,是生人不能接近之地。灵魂在那里忏悔洗过,一层一层上升,到了山顶乐园,那时这个灵魂已经返于人祖真璞之境,就有天使来接引他登天堂了。
但丁非特使在净界的灵魂受痛苦而已,同时给他们一种教训。因为净界的灵魂已经得天之恕,可免罪罚,只须校正他们在地上的恶习惯,使折纹平复,使污迹洗净。他们的痛苦是合于所谓“报复刑”,此外如祈祷辞,赞美歌,和自省的工作,一方有善人受赏的榜样,一方有恶人受罚的图像。净界灵魂的心理和地狱的又大不相同,前者自甘痛苦,有趋善的愿心,有接近上帝的希望,后者则正相反。净界受太阳的光热,但是仍有黑夜和黑夜中引起的恐怖。总之,地狱为恶人归宿处,天堂为善人归宿处,而净界则为到天堂之逆旅。
但丁将净界分为三部。由海滨抵净界山门,是岩穴及崎岖的山路,为净界外部。进山门以后为净界本部,地上乐园为净界顶部(参看净界图和净界表)。
净界图
在外部的灵魂有两种,都是生平忏悔太晚,所以不能立刻进了山门。第一种是逐出教会的,在弥留之际才蒙神恩赦罪的,这种灵魂须等待山门外三十倍他被逐的年月。第二种也是在临终才知道忏悔的,他们迟延的缘故,或因愚昧,或因暴死,或因忙于尘世的利禄(在这一类有许多王公大人属之,他们聚在一个花卉飘香的山谷)。第二种灵魂须等待山门外,时间和他们在地上的寿命相等。假使世上有生人为他们祈祷,那么他们可以提早进山门。
净界本部为环山腰的七层圆路,愈在上层的直径愈小,从下层到上层有阶梯。在每层圆路上洗炼七大罪恶之一。第一层,骄:这些灵魂,生平高视阔步,不可一世,现在屈身于重石之下,口中祈祷着:“我们在天上的父……”眼看着山岩上的雕刻,许多谦虚者的榜样,又看着路面画着受罚的傲慢者。第二层,妒:这些灵魂都背靠着山岩坐着,像兄弟一样互相依着,从前嫉妒的眼睛现在被铁丝缝着,他们唱着祈祷文,看不见的天使在空中叫着慈善者和受罚的嫉妒者的名字,以资警惕。第三层,怒:这些灵魂在浓烟中进行,别人看不见他们,他们唱着:“上帝的羔羊……”柔和者和受罚的愤怒者都用幻象表现在他们之前。第四层,惰:这些灵魂,互相策励而奔波着,他们自述勤劳者的模范和怠惰者的受罚,他们并不祈祷什么。第五层,贪财和浪费:这些灵魂都卧着,嘴亲着地面,唱着《诗篇》中的:“我的灵魂贴着尘土!……”他们在昼间记起穷苦的人和慷慨的人,夜间记起贪吝的人。第六层,贪食:这里的灵魂,都瘦得不成样子,他们所受的是“坦塔罗斯(Tantale)刑”,就是树上的甜果和清净的甘泉,都是可望而不可即,树上有声音出来,说是:“这些食品你们尝都不能尝!”而且反复地叙述节食和饕餮的故事,灵魂们唱着《诗篇》:“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张开;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第七层,贪色:这些灵魂结队行进于火中,唱着赞美诗终止以后,就提起节欲者的名人,次及下流的纵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