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影看历史 阿甘正传 1. 3K党创始人和猫王
接下来跟大家聊聊电影,一聊电影我就轻松多了,电影本身就是艺术,所以它里边的历史也好,各种东西也好,都经过艺术加工了,咱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聊了。真聊历史的话,咱还得这儿考据一下,那儿争论一下等,聊电影,就是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所以就没什么好讨论的,就算讨论起来也没有你死我活的问题、阶级斗争的问题,就只是对一个艺术作品的不同看法。
所以咱们从电影符号中间看一些历史,看一些价值观,基本上是从这个角度来聊,咱不全从艺术角度来聊,要不然就变成电影学院讲课了,那也没意思,太过专业也不好,所以咱们从最容易聊的一部电影开始,就是《阿甘正传》。
《晓松奇谈》的各位读者应该没人没看过《阿甘正传》,全世界稍微看一点电影的人,应该也都看过,因为这算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重量级电影。
1995年是奥斯卡少数的大年,就是因为有三四部伟大的电影,一起争夺同一年的奥斯卡,分别是《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这三部伟大的电影,文艺青年应该都看过,当然其他的电影也都不弱。
最后《阿甘正传》大胜——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这,最佳那,一大堆。
20多年过去了,其实回头再看,真的要从电影艺术上来讲,我个人觉得《肖申克的救赎》应该排在最前面,咱们把价值观先放一边,《肖申克的救赎》应该是到现在为止,美国的电影爱好者评出来的最好的电影。我经常看不同的电影排行榜,大部分时候《肖申克的救赎》都排在第一位,应该在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就是第一位,但是1995年的奥斯卡《肖申克的救赎》没得什么奖,被《阿甘正传》镇压了。
《低俗小说》其实应该算更加重要的一部电影,好莱坞有很多类型的电影,但《低俗小说》这样的电影一下子划破天际,让大家惊讶地说,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而且《低俗小说》不是地下电影,虽然是独立电影的拍法,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也因这部电影成为好莱坞重要的大导演。这三部电影代表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电影类型。
《阿甘正传》当年能得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价值观问题。好莱坞没有广电总局,也没有什么文化部,但美国的大部分观众还是比较保守的,所以好莱坞不是从政治性出发,而是从市场出发,好莱坞也希望自己的价值观更主流一些,那么被更多观众接受的电影,它就要给予褒奖和鼓励,这样看的人就会更多,所以这是市场行为导致的,战略正确也很重要。
《阿甘正传》是非常典型的美国保守派价值观,或者叫右派价值观。稍微解释一下,中国说的右派、左派,跟美国说的右派、左派有那么一点点不太一样,咱们1957年的时候说右派、左派,跟三几年肃反的时候说的右派、左派也不一样,跟延安座谈会时候的也不一样。
因为美国不是统一了思想和价值观的国家,其实西方国家都不是,美国在西方国家里还算稍微比较统一的,你要去欧洲看看,左右派泾渭分明,欧洲的左派恨不能就是社会主义,右派也非常地右,现在欧洲的右派恨不能极右到纳粹的倾向去了。跟欧洲比起来,美国还好,主流价值观基本上是中间偏右的。
在美国,左右派是很容易判断出来的。有上帝,珍视上帝,有家庭,珍视家庭,相信爱情,重视对国家的义务。对朋友的义务等,所有的这些传统价值观都是右派,当年清教徒们来到这块新大陆,就是以这些价值观来建立了美国,但是在国家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咱也不知道是进步还是倒退,反正就是在国家的演进过程中,诞生了大量的左派,尤其是在革命和反战的时候。
左派就是和右派正相反。上帝滚到一边去,家庭是束缚我们的桎梏,爱情太不靠谱,虚伪,至于对国家的责任感,就更是胡扯淡,恨不得要烧兵役证,只要是政府发起的东西,左派统统反对,政府发起战争,左派就反对战争。
左右派的价值观在文艺作品里体现得非常鲜明,在一部电影里,一个角色承载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他是一个正面的人,还是一个可笑的人,或者是一个负面的人,这个一眼就能清楚地看出来。
《阿甘正传》里的主人公阿甘身上,就承载了美国右派价值观的所有特点,从阿甘一亮相开始,不论大事小事,阿甘的口头禅都是“妈妈说”,这就是标准的右派家庭价值观,妈妈说的是对的,上帝是要忠诚的,对爱情、对家庭都要忠诚。
《阿甘正传》的女主角珍妮,在电影中代表的则是左派的价值观。这个女主角现在又火了,当年拍《阿甘正传》的时候反而没有现在火,现在她演电视剧演火了,就是《纸牌屋》里的女主角——罗宾·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