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新的家园(下)

以一个合适的角度,初越过卫星轨道,切入气态巨星的轨道,利用引力弹弓进行减速,等到速度下降后,在改变轨迹,利用引力弹弓不断地拉伸环绕轨道以此来接近卫星,卫星的质量很小,即便初靠得很近,初本身的惯性也会保证它不会被卫星的引力给捕获。

在距离卫星最近的时候,初向着卫星投放出一个自己帆骨上孕育的肉块,通过抛甩带来的动力加上初自身的动量以及位置关系,肉块很轻易的就摆脱气态巨星的引力束缚奔向那可目标卫星。

肉快的速度很高,毕竟它携带着初的动量,尽管初的速度是一降再降,可它的速度仍然是在这个恒星系统里所有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上。

噗!

完全是硬着陆,没有一点缓冲行为。

就像是西瓜高空坠落后的情景,肉块与卫星地面撞击后四分五裂,血水肉块等被砸得到处飞溅,混杂在这些飞溅血肉的还有仅有一至三厘米直径大小的圆球钛骨骼生物。

体积小有体积小的好处,那就是强度高,这种撞击并不会伤害到这些圆球钛骨骼生物,强度和尺度是挂钩的,尺度越小强度就会越高,再加上内部非牛顿流体的生物质作用,这些微小的钛骨骼生物的生命力被塑造的极其顽强,简单的物理冲击无法杀死它们。

像刚才那种撞击,如果换作是一艘载人航天的飞船,早就被撞的四分五裂,但是这些小生物体却不需要太担心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它们足够小。

小生物们像雨点般落于地面,低引力环境会将它们抛到比较远的地方,甚至可能环绕卫星一周,圆球的结构会让它们在落地后由于地势缘故继续滚动一段时间,直到滚落到固定它们的地方。

在降落后,趁着提问还未下降太多,采集者们立刻更改自己的基因信息,把细胞质的基因表达回收细胞质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加入甲烷这些冷凝上限-182.5摄氏度的物质。

这种物质是必要的,卫星的表面温度很低,保守估计也至少是在零下一百六十摄氏度以下。

等待着自身调整完毕,一只只仅有跳蚤百分之三体积的多细胞生物,小心翼翼地从圆球钛合金生物的空洞中爬出,爬到外部开采物质。

加入的甲烷让它们的细胞质不会发生冻结,冷休眠蛋白确保了细胞膜的活性。

多细胞生物遵照初事先嘱托的那样,将物质大分子拖拽回那些圆球钛骨骼生物,交给对方分析物质信息,然后进行彼此之间的无线电交流,推断出星球主体物质组成结构后给初反馈信息。

等待着初再一次环绕过气态巨星,接近卫星时便会获知圆球钛骨骼生物们递送的信息。

“这个星球的主要资源分布是固态冰和液态甲烷,大气稀薄到等同于不存在,没有大气压,其他资源还在勘测当中。”

接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初决定在这个卫星上扎根,原因很简单,资源很丰富。

甲烷是CH4,可以被作为燃料使用,也能够拆解获得碳元素,采集者们的生物技术主体是十分依赖碳、氢、氧这三种元素,再加上低重力环境,这颗卫星十分的事宜作为族群前期发展的星球。

改变光帆的角度,利用引力弹弓,初以一个斜入角度坠落到这颗低重力星球上,一路滑行了很长一段距离,尾部的光帆也在这种暴力降落的过程中发生断裂,但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一般生命体或许会为自己躯体的某一部分损伤而哀叹,但采集者们却不需要这样,它们有足够的能力允许自己这样乱来。

足以抵御百万吨级核爆的生命结构,让初除了光帆损坏外基本安然无恙。

早在降落前就更改好的基因在这个时候开始发挥效用,初在这个极寒星球上开始结茧,肉瘤不断地涨缩,从外部汲取到的甲烷元素,使初不至于在这个零下上百度的星球上被冻结成一尊冰雕,仍然能保持生命活性。

没过多久,随着物质汲取的增多,肉瘤也在扩大,慢慢地初完成了自己新躯体的演化过程,它成了一座蜂巢,并延展出根茎,延展到卫星的迎光面,从那里可以获得到细微的恒星光照。

由于气态巨星潮汐力的锁定,卫星并没有自转,只有公转,所以迎光面可以持续长时间的照射到恒星光芒,并利用这些来自恒星的光子进行光化学加工,通过得失电子的方式把水分子拆开得到氢气和氧气。

然后消耗一定量的养分,初继续繁殖出一些采集者,它们转化成根茎在地下开辟出地底空洞,并做好气密注入氧气和甲烷,作为给族群提供热量的燃烧室。

燃烧会导致内部气体膨胀,热量的升高会把整个燃烧室炸开,这点初也想到,所以专门在燃烧室的另一边开辟一个空洞,并连接燃烧室,连接的通道又一个机械结构的弹簧阀进行开合,从燃烧室内涌出的膨胀气体温度会非常高,这种时候死物要比活物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