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生态圈复杂的星球
一颗完全依靠自然孕育,拥有完整且复杂的生态圈是有多稀有呢?
首先要确定一点,宜居星球并不等于拥有完整且复杂生态圈的星球,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人类与瑟琳人的宜居星球标准也就只是——适合生命存在,哪怕这个生命只是一个单细胞细菌。
只要满足这一点,那颗类地星球就可以被认定为是宜居星球,哪怕它只是一颗卫星,这样的认定仍然不会改变。
而这样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一个大类,适合生命生存和诞生出生命可是两种概念。
确实,在风流的搅动下,物质会运动,再加之雷电的洗礼,无机物就可以获得在自然环境下合成有机物的可能性,而这些有机物中,氨基酸这种碳基生命的基本单元也会存在。
可很多宜居星球实际上也就止步于此,并没有能力孕育出生命,或者说还没来得及将生命孕育出来,把一堆庞杂物质组成基因,不亚于扬起一把沙子,沙子在风中自发性的拼装成一台智能手机。
不是没可能,是概率小得可怜。
所以就需要百万年、千万年、亿年,甚至到宇宙热寂的时候都没能完成这个过程,因为自然这个混沌系统是完全随机,尤其是这种生命诞生概率不明的情况下——鬼知道彩票号码为什么会是那串数字是头奖,一个道理。
就算组合起来,也可能会消散这种可能可以是一个微风造成的水流波动,也可以是微观尺度的一个游离离子,让刚刚组合起来的生命基本单元又重新被打散,有些时候,一个星球生机的断送就是这样的随意。
孕育出生命也并不意味着那个星球的生态系统有多么的完备,迈过‘由死转生’阶段的星球生命,可能会发展成宏观生命,也可能永远都停留在微生物阶段,如果孕育它们的那颗宜居行星不能给它们提供足够的生存压力,后者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
再然后就是多细胞,发展处多细胞的星球地表生命体会发展到宏观尺度,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它们本身有这样的基础,在激烈的生存竞赛中,多细胞生物最终必然是会在体型上碾压单细胞生物。
然而,多细胞生物并不一定能进化出兽类,一整颗星球都是植物完全有可能,地球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阶段,这类星球显然也是无法被采集者们视作复杂稳定的生态圈。
一个成熟稳定的生态圈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大类,它们的物种种类越多,就说明那个生态圈就越稳定,容错性强,某一个物种灭绝并不会激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就是这么一回事。
采集者们迈出自己的恒星系统以来,殖民的恒星已经有上万颗,但这些恒星系统中,发现的十多颗宜居星球中没有一颗的生态圈足够复杂且稳定,生态圈最好的也就进化出了苔藓地衣这类植物,而这种植物就是那颗星球的史诗级生物,采集者们到来前绝对的王者。
这足以说明一颗拥有复杂生态圈的星球是多么的稀少。
小功率的喷射着伽马射线流,初前往了那颗同族汇报中的类地星球。
将亚光速生物体停靠在已经搭建起来的云台生物那里,初通过云台与星球地表的连接的根茎抵达地表。
噗!
初以采集者的姿态破茧而出,从云台生物的地面基座被孵化出来,几只采集者已经早早的等待在那里。
初环顾了一下四周,基座是置身在一处草原之上,到处都是翠绿色的草地,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盎然之景,延伸到天边的地平线,微微呈现出细微的弧度。
微风拂过草地,随风摇摆的青草泛起一阵阵涟漪,给人感觉这不是陆地,更像是置身在一片海洋当中。
“……不是说这个类地星球的生态圈结构复杂吗?怎么我除了看到一些低级植物外就什么也看不到。”
初奇怪的询问,采集者们则回答。
“这个位置已经被我们清理过,所以是现在这样,最开始这里是有很多的大型动物,其中也不乏攻击性很强的猎食者。”
“带我去看看,我需要评估一下这颗星球对族群的价值,由此我们再决定这颗星球又没有留存下来的必要。”
“好的,跟我们来。”
采集者是追求效率的生物,也就没有什么门面文化,它们直接就带领着初向一个地方行进。
一段时间后,草原走到尽头,采集者们进入到一片密林当中。
它们走得速度并不算快,因为初要观察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这个星球的生态圈,如果只是单纯赶路的话,那凭借采集者自身的机动能力,几分钟就抵达目的地。
“植物很茂盛,其中不乏攻击性植物,这倒是很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