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概率性分布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只有延续下去,一切才有意义。

辉文明是如此,那些存在时间比辉文明还要更加古老,甚至早在宇宙大爆炸初期就诞生的文明,都是如此。

因为,不愿遵循生存法则的文明,早就已经淹没在宇宙的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下,延续下来的只有将文明存续摆在第一位的文明。

这些文明的技术几乎可以认为是比肩神明,纵然是技术远超地球不知多少年的辉文明,也只能仰望它们。

可它们也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无法彻底的回避死亡,文明的死亡。

就像生命一样,生命存活于世,相对应的另一面就是死亡,以不计量时间作为前提,在未来的某一天,生命就会死去,它无法拒绝死亡,唯一能够做的只有不断的延长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

文明也是一样,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某种原因,走向灭亡,这个过程可能是突如其来,也可能是循序渐进。

为了免于自身的毁灭,这些古老的宇宙文明开始研究文明的灭亡,它们相信,只要收集到足够多关于文明毁灭的信息,就可以提前规避掉导致它们自身灭亡的因素——通俗点理解,就是从其他已经灭亡的文明那里吸取教训。

然而,在经过以亿年为单位的信息收集后,这些古老的宇宙文明发现了一些情况,在有限的区域内,文明的数量不会超过某一个阈值。

这个阈值会因为尺度的不同而不同,但阈值始终都是存在的。

起初,没有那个宇宙文明注意到这个,因为它们认为,那些已经灭亡的文明,是因为受限于物质资源,或者外部因素,才导致的灭亡。

直到有宇宙文明因为觉得在宇宙中四处寻找灭亡的文明太过麻烦,于是打算自己划定一个培育区,自己培育文明,然后通过等待这些文明的灭亡来获取与文明毁灭相关的信息。

就像地球上进行老鼠乌托邦实验的约翰.卡爾洪,那个打算培育大量文明来收集文明毁灭信息的宇宙文明,注意到了阈值的存在。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收集到信息,培育出来的文明自然是越多越好,所以宇宙文明提前就已经估算好了培育区内,文明的最大容纳数量,物质资源会确保绝对的充足。

然而,培育的结果却与他们所构想的相差甚远,富裕的物质资源,并没有让被培育出来的文明数量增加多少。

宇宙文明的计划是,直接将所有荒芜的星球改造成拥有复杂生态圈的生态星球,只要时间足够,生态星球中自然就会孕育出智慧物种,然后智慧物种构建起文明。

最后,宇宙文明不做任何干涉,观察这些文明自然走向灭亡。

宇宙文明精心的培育出了很多拥有复杂生态圈的星球,培育区内的所有天体,固态、气态的行星,等离子态的恒星,甚至是亚原子构造的脉冲星,作为恒星残骸的白矮星等等。

全部都被宇宙文明改造成拥有复杂生态圈的星球。

可这样庞大数量,拥有复杂生态圈的星球,却并没有能孕育出数量庞大的智慧物种,在在智慧物种数量激增到一定数量后,激增速率就会开始下降,就仿若普通生物跃升觉醒智慧的难度升高一般。

明明还有那么多的拥有复杂生态圈的星球没有觉醒智慧,感觉就像是某种未知的力量在压制生物的智慧觉醒。

而有些物种即便觉醒了智慧,也迟迟无法构建起文明。

在随后的观察中,宇宙文明又发现,一些文明毁灭后,那些迟迟无法觉醒出智慧的复杂生态圈就会有物种在偶然间觉醒智慧,那些迟迟无法构建起文明的智慧物种就会在偶然中点燃文明的火种。

它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可似乎又有关联,一失一补,文明的数量、智慧物种的数量始终都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直到培育区内所有的复杂生态圈都因为各自的问题而土崩瓦解,文明数量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压制一般,不再呈现最开始激增的势头,保持着相对平缓的趋势后,数量就开始急剧性的下滑。

最后全部毁灭。

这和宇宙文明最开始料想的结果可完全不同,按照他们最初的构想,整个培育区内每个星球都会孕育出一个智慧物种,培育区内会挤满了智慧物种构建起来的文明。

宇宙文明甚至为了避免这些文明因为距离过近而争夺资源想好了折中方案。

究竟是什么?

是什么力量,或者说东西在压制着文明的数量?

是因为什么才导致了最终结果呈现为这样?

试图通过培育文明来获取信息的宇宙文明,好奇心点燃了起来,他们想要知道为什么会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