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宁有种乎!

宗明三十七年,秋季,天地肃杀。

树木的叶子已经黄了,历经夏日炙烤的树叶也终于坚持不住,摇摇晃晃的在微风中飘落而下,在地面上铺就一层厚厚的绒毯。

陈广站在一处房屋门前,目光注视着眼前大片大片的麦田。

麦田广阔,一眼看去延绵无极,好似金黄色的海洋。

饱满的麦穗上挂着的是辛勤一年的血汗,今年该有一个好一些的收成。

可明明有如此之多的麦田啊,怎么还会有人一直被活生生的饿死呢?

偶尔,这个生的高大健壮的汉子,也会忍不住去想一想这个问题。

有脚步声自远处快步赶来。

不多时,吴胜来到了他的面前,有些兴奋的说道:“大哥,最近又有一百多号人赶来投奔咱们了,咱们的人马现在已经有了足足千人之数!”

上千个人啊!

这是他们此前从未料想过的事情。

大概是因为在四国联军的消息传遍大月境内之前,他们就已经做成了一点小小的买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所以当四国联军的消息传开,各地反贼并起的时候,很多见到机会,或者干脆是被逼的活不下去的人,就开始了自己的谋划。

哪怕他那个时候并没有想做什么,都不断的有人马汇聚、投效而来。

其实那些人只是为了一口饭吃。

不过,如今已经到了秋收时节,怎会还有人过来投效呢?

那些老爷们就算再怎么下死手,也不可能连这个时候都不给顿饱饭吃吧?

陈广眼中闪过疑惑之色,问道:“正是秋收之际,怎还有人赶来投奔?”

“嗨,还不是那议罪银闹的!百官给皇上交钱,可百官的钱从哪里来?不得从那豪商、富户手里拿?豪商、富户突然就又损失了一大笔钱,这笔账不就落到了草民的身上?虽是秋收,可今年的各种税赋简直是闻所未闻……几乎是吃绝户的架势!”吴胜不断的说着。

越是灾年,百姓就越是不好过。

更别说还要打仗了!

太平时节尚可勉强维持的税赋,不仅不会有半分减轻,反而层层加码!

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一样,因为不好过,所以要交更多的粮,因为要交更多的粮,所以更不好过……

兴亡俱是百姓苦。

绝大多数百姓都不懂得太多道理,也不必跑到他们身边看着他们饿的面黄肌瘦,连挪动一根手指都费力的时候,再说什么“为国分忧”的道理,他们已经将命都要分出去了。

偶尔饿一顿,对他们而言其实根本不算什么。

三天饿几顿,也不是不能忍受。

全天下大概不会有比他们更为吃苦耐劳的一群人了。

可现在连碗都恨不得砸了的架势,就实在是忍不了了。

这群最能忍耐的人啊,也不得不举起农具,砍掉竹子,来当做武器,试图保护自己仅有的饭碗。

“议罪银……”

陈广的表情不断的有所变化。

议罪银的消息,他当然也听说了。

事实上,根据派出去的探子汇报,前段时间还有某地县令张贴榜单,大肆赞扬这一举措。

还特别罗列出了几个捐出大笔银子的富商,痛陈升斗小民不明白“为国为民”的道理。

本大爷当然知道你们过的很不好,可是你们也要懂得为国分忧的道理啊!

富商都能捐出那么多的粮食,多收你们一点点税赋跟要了你们的命似得,这合适吗?!你们心中到底有没有大月?有没有皇上?

增添赋税,这是为了大月更好,为了让你们能活得安稳!

既然跟你们讲不通这个道理,那也就别怪我们下手狠一点了。

听说张贴榜单的那天,县令还让人抓了几个典型,揪到榜单前狠狠的拷打了一顿,最后趾高气昂,昂首挺胸的离开了。

只是当晚,有一百多号人冲到了县衙,用最简陋的农具,结束了这位期待着被嘉奖的县令的一生。

现在那伙人还在他的队伍里待着,陈广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作为曾经在底层摸爬滚打过的一员,他再清楚不过,所谓狗屁的议罪银,就是另一个说法的保护费而已。

“陈广大哥……”

吴胜抓住他的手臂,眼中爆发出夺目的光彩来,语气分外激动的说道:“你还在等什么呢?咱们足足有上千号人了啊!”

他的一只手指着面前大片大片的农田,兴奋的说道:“你看,这么多的粮食就要熟了。与其交给那些该死的官吏,何不咱们自己取了?以前打不过也就算了,现在呢?时不待我啊!”

在这个时候,起义的时机也很重要。

现在每天哪怕什么都不干,都有一千多张嘴嗷嗷待哺。

那些人为了能够吃上两口饱饭而来,若是在这里也吃不饱,那还待着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