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又是一个黑夜,已经熟悉穿越套路,闭着眼睛静静的躺着接受记忆。

许久之后,沈清和才理清脑海中所有的记忆。

原身出生古代沈氏家族旁支,家中只是算小有家资,有良田五百亩,加几间的铺子。

居住在族地莱州府城(莱城),沈氏族人有钱的居住在城里,没钱的都居住在莱城郊区沈家村。

沈清和一家居住在莱城中心位置,是沈清和老子从落魄的族人手中买下来的大宅,一处四进的宅子。

一家人生活也算是颇为安乐,小日子过得滋润。

按照前世的记忆,此时已经干旱了一年,还有一年,两年的时间,只下了几场小雨,田地里颗粒无收。

在他家不远处有户人家,也是沈氏一族的族人,和沈清和家的关系还蛮近的。

天亮以后,他们一家会闹出大事。

堂伯父堂伯母奄奄一息,为了让一对儿女吃饱,他们自己被饿死。

他们家的一对儿女,年龄都不大,最大的是儿子沈保根也就十五岁,女儿沈梨花也就八岁。

人刚死,就有不少发昏不要脸的族人想侵占他们家的财产。

前世沈清和家里没有加入这些不要脸的人中,也施以援手帮助了那对兄妹。

只是他们一家的力量无法与那些不要脸的族人抗衡。

堂伯父家中唯一能让人惦记的就是他家的那宅子,可以卖些银钱,也许能换些粮食。

只是谁能想到被族人欺辱的沈保根能一飞冲天,居然在二十几年后成为大燕朝的开国皇帝。

成为皇帝的沈保根早就换了名字:沈清源。

那些曾经欺辱过他家的族人都没有落个好,唯一帮了他们家的沈清和一家,居然被封侯。

没有被封国公爷没有被封王爷,也是因为原身和原身的父母早已逝世,只留下子孙,他们与皇帝没有什么情义。

也不认识皇帝,唯一知道的就是皇帝是他们的堂伯父(堂爷爷),其余的一概不知道。

原身的一生过得平坦,除了天灾,没有大的波折。

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看到自家高光时刻,颇有些遗憾。子孙后代都是中庸之人,没有聪明的也没有特别愚蠢的。

这些他不遗憾,不聪明好啊,就不会自作聪明做些蠢事。

心愿:好好活到大燕朝立国。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心愿,沈清和也算是长了见识。

懒人沈清和倒不想与沈保根一样起义,打倒旧王朝,然后自己做皇帝,那太累了。以后孩子们还的面临夺嫡。

活的长长久久,再做点功绩,做个铁帽子王还是可以的。

思绪万千时,天已微微亮,沈清和早早起床,穿好衣服,催促小厮常金伺候他洗漱。

弄完一切,沈清和带着常金装好烧开的水,还有带着让大厨房熬的米粥,一早就溜出去。

沈保根一家住的不远,在沈清和家的巷尾。两家一个巷头一个巷尾。

“保根哥,开门。”十二岁的沈清和在沈保根家门外,小拳头用力的敲着院门。

“来了,是小和不?”

“是,保根哥,我来看看三伯三伯母。”

沈清和自己拎着小包袱,里面装的是煮好的鸡蛋。常金一手拎一个大瓦罐,一边是烧开的开水,一边是刚煮好的米粥。

“嘎吱”一声 ,禁闭的大木门被打开,一个身形瘦削,面容枯黄,瘦到腮帮子都凹陷下去的少年站在门口。

“小和,你以后没事少出来走动,外头不安全。”少年沈保根对于一直善待他家的堂叔七叔一家都有好感,小和是七叔的独子,他们一家就小和一个孩子,没有别的儿女。

万一小和出了什么事,七叔估计也活不了。他可不想七叔七婶出事。

“保根哥,别磨叽,我去看看三伯三伯母,顺便给他们送点吃的。”

沈清和把小包袱塞给沈保根,自己一溜烟的跑进去。三伯家里的宅子是二进的宅子,也不小。

原来三伯家中条件也不差,只是三伯母生梨花的时候伤了身子,一直不好,可三伯爱重娘子,一直用好药给三伯母吊命。

家当也慢慢的被好药耗光,如今只剩下这座二进的宅子。

如今干旱,粮食奇缺就是能买到那也是天价,就是水也是要花银钱买 。许多人家都没有水井,即使有水井的人家,也早就干枯了。

要喝水就得去翠屏山的玉屏湖打水。

只是现在玉屏湖被官府派人守着,每天官府都会派人运水下来卖,重兵把守,还有不少官兵护送水下来。

没人敢抢,莱城不少难民涌入,就这些不怕死的难民都不敢抢。

城内的原主民更不敢抢。玉屏湖的水也在迅速下降。如今是干旱第二年的开春,等下雨要等到明年春尾。

还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玉屏湖根本撑不到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