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范永斗
二月,山西,太原。
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北伐收复华北之地的时候,蒙古人只为大明留下了一个残破的太原城,继宋代潘美重修后又经过多番战争摧残破坏的小太原城。
这不过是一座微型的城市,全城的周长才十一里,四周土墙。经过红巾军北伐、明朝三次北伐以及过去金宋、金蒙战争,这座城市已是破烂不堪,房倒屋塌,人口稀少,与所谓九边重镇地位极不匹配。
直到明代晋王朱棡就藩太原,让他的岳父谢成扩建太原城。经过实地考察后,谢成觉得被赵宋王朝火烧水灌的唐代晋阳城遗址风水好,上报晋王后决定在河西晋阳城遗址重建太原城。可惜修建工程刚刚开始,一场大风刮来使得工程被迫停止,晋王认为是选址不当,有违上天,于是打消了重建晋阳城的念头。
谢成后来还是在宋代河东太原城的基础上向南、北、东三个方向扩展。扩建后的太原城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土墙外包砖,共开八门,东曰宜春、迎晖,俗称大东门、小东门,西曰振武、阜成,俗称水西门、旱西门,北曰镇远、拱极,俗称大北门、小北门,南曰迎泽、承恩,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大南门和新南门。
虽然不比北朝以来风起云涌的那座晋阳雄城,但是由于太原在明代被列为九边重镇,肩负抵御蒙古铁骑袭扰的边防任务,因此城池是按照军事要塞最高级别设计建造的。
这样一座雄城,如果真的按照此前李来亨所设想的那样,为了收缩顺军在山西的防线就直接放弃,直接将大顺守军主力撤到冷泉口一线去。清军获得这样一个比大同更加雄伟的要塞城市,在晋中取得一个战略支撑点,那么大顺军在华北的军事形势恐怕会更加不利。
姜瓖原本只是一个首鼠两端的墙头草,甚至到了今天,熟稔明军降将心态的陈永福也不能完全对自己身边的这位同袍战友放下心来。
可是由于大局形势的发展,姜瓖早就在并非自己主观意愿的情况下,为大顺建立了许多殊功。他的一举一动,他在太原的坚守,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甲申年的整个清顺决战的战局。
特别是当一月下旬多尔衮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攻势,快速攻克磁州和大名,使得东虏兵锋直逼黄河北岸的时候。依旧岿然不动屹立在华北一侧,高屋建瓴雄踞一方的太原城,在这种时候就成为了华北战线上一个巨大的突出部,从侧面威胁到了多尔衮的归途。
当年成扩建太原城的同时新建的晋王府,面积占到全城的六分之一,俨然就是一座精减版的皇宫。
永昌天子李自成此前就在晋王府登基称帝,这座王府此时已经改称为大顺的行宫。皇宫的西宫墙就是宋代太原城的东城墙,仅此一点,就可以想象它威严宏大的气势。
过去晋王朱棡按照皇明祖制,曾经在太原修建了一座祖庙,名为皇庙,里面供奉着朱元璋、徐达等开国君臣,是晋王府祭祀祖先、举办庆典的场所。
现在这座采用黄色琉璃瓦及龙形装饰的恢宏建筑,也被改为了大顺的祖庙。获鹿大战李自成战死以后,田见秀和姜瓖就在祖庙中供奉上了老万岁李自成及获鹿之战死难将士们的牌位。
可是现在由于太原城的作战情况愈发紧急,自从济尔哈朗率领一支蒙古外藩兵及宣府兵为主的援军进入晋中以后,清军主帅叶臣就转为副手,由清朝宗室中最德高望重的宗王之一济尔哈朗统一指挥围攻太原的战事。
去年年底以来清军那种间歇性的低烈度攻城模式,也立即产生重大变化。敌人就像是完全不再考虑未来情况一样,对于人力和攻城器械的损失,根本是不计任何代价,济尔哈朗到达太原前线的第一天,清军的围城攻城就比之过去激烈了十倍以上。
险固雄伟的太原城,正在敌人完全不择手段和不计伤亡的情况下,处在清顺开战以来最危险的时候。
虽然袁时泰带着殿中军的一支援兵成功入援太原,振奋了守军的士气。但这终究只是一支小部队,不能马上起到扭转攻守之势的作用。
此时太原城在敌人红夷炮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城墙多段坍塌,特别是城角部分已经遭到重创。姜瓖在太原城城墙的四角,还另外根据地理和城墙的形势,额外修筑了低矮厚实的炮台,这时候也已经因为敌人猛烈的攻击,受到严重破坏。
姜瓖风尘仆仆,他已经好几天的时间没有解甲休息,身上尽是战尘烟烬的味道。他的二弟,原来在明朝担任阳和镇副总兵的姜瑄,一臂负伤,已经用布帛将伤口裹上,但还能看出渗透出来的血迹。
姜瑄急匆匆地赶过来说:“大哥!陈帅将范家在太原的家产全部抄没,所有的房屋宅舍,还有商铺,全都抄掉了!现在陈帅的人正在拆房,要把范家大院全都拆光,把木料拿去用作守城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