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五铢毁朝,志在关中
先前,刘辩和董卓想要西征,控制凉州并打通西域诸国的商贸通道之时,关中地域所拥有的粮食和钱财并不多。
而征伐凉州,毫无疑问就是要耗费很多钱粮的。
战争嘛,打的就是一个经济,经济不行,一切战争都是必输的。
但是董卓已经六十多岁了,他非常着急想要建立名垂千古的功业,而刘辩刚刚亲政,也是希望通过一场大的战争来树立自己皇帝的威信。
让他们慢慢的开垦关中,积累财富,然后再西征,他们两个人都是等不了的。
于是说刘辩和董卓就搞了一通骚操作。
他们两个发行新的货币——小五铢钱。
而这小五铢钱相比原先汉朝流通的五铢,重量远不及,甚至不及先前的三分之一。
通过小五铢钱来多制钱币,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汉朝的辖境内购买大量的物资,用来维持他们的西征军用。
而在董卓和刘辩看来,关东地区如今并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左右都是那些诸侯牧守所自领的地盘。
那里的百姓钱财和赋税不能够统一由朝廷调配使用,那就用小五铢货币将他们的财富摄取来好了。
随后,大量的超发小型五铢钱就被朝廷制造出来用来发行到民间。通过官方的渠道来收割各州郡的物资财富。
但是,身为后世人的刘俭,怎么可能会被董卓和刘辩用这种经济手段给打倒了?
虽然朝廷有官方旨意将小五铢钱作为了官方货币在各州流通,但刘俭通过一系列操作让这件事在他的辖境内不能快速的得以施行,或者说是不能实行。
明面上违抗朝廷自然是不可取的。
但是,暗地里让官员们懈怠不作为这件事,刘俭自信还是有能力做到的。
小五铢钱在河北的流通速度不是说慢,可以说是慢的惊人。
而且河北虽然依旧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但是现在河北各州的主要经济大宗商品却由河北商贸协会统一统筹。
而河北商贸协会的背后,就是河北的州牧官署,也就是大将军府。
这就形成了由官署通过河北商贸协会对于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一的定价销售的市场体系。
例如粮食和铁,包括纸张,盐,锦缎这种重要物资,都是由官方统一定价,在市场进行流通,坚决不允许地方的豪强利用手中所掌控的物资发国难财,也坚决不允许有人囤积居奇,用来掠夺普通百姓的财富,造成社会动荡。
说句不好听的,刘俭就是要求他自己下境的人以物易物,也绝不可能让朝廷颁发的小货币到自己的境内。来摄取自己多年来经营河北所积攒的财富。
这是他,还有他所在的州郡的百姓们,多年来辛辛苦苦所积攒的家底儿,是他和他的人民用自智慧和努力所创的财富,焉能让天子和董卓用来无端的奢靡用于他们那虚无缥缈的志向。
刘俭所掌管的河北,对于朝廷颁发的小五铢钱的应对速度是最快的。
刘俭所统领的州郡,除了一些与关中边壤地区,或是与三河地区交界的地方,几乎没有受到什么货币性损失。
河北诸郡以及塞外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往来,达到了一个有效的内循环,支持着河北人民过上强于其他州郡人的生活。
除了刘俭之外,这个天下其他的诸侯也不傻。
特别是袁绍以及曹操。
他们对于朝廷所行使的新货币制的反应,并没有刘俭那么快,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刘俭所不及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地盘都在南方,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的地区可以更慢的去行使的政策,受到货币剥削的力度也相对较弱。
所以,当袁绍和曹操反应过来了之后,他们也立刻效仿刘俭的行为,对他们所掌控的州郡做出了禁止小货币流通的暗地政策。
曹操索性直接在境内将大宗商品按照以物易物的原则方式进行交易流通,一举摧毁了江南地区的小农经贸方式。
至于袁绍,他都已经觉得自己跟朝廷闹翻脸了,还顾及那么多朝廷的面子干什么?
新政袁绍不履行,这新货币政策他袁绍履行了,朝廷就会给他袁绍好脸色看了吗?
况且,新货币所掠夺的不仅仅是普通黎民百姓的财富,更是世家阀阅豪右望族的财富,这些人都是袁绍势力的根基啊。
身为南方望族领袖的袁绍,在极力抵制新货币制度的同时,也会得到南方的世家豪右们的一致赞同和支持的,这对于袁绍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当然,由于袁绍和曹操反应的比较慢,他们境内的一些财富已经被朝廷掠夺去了,不过好在他们能够及时止损。
如此一来,刘辩发行新货币制度之后,其所掠夺的最大的地域并不是他所仇视的袁绍,也不是他所讨厌的曹操,更不是他垂涎的河北富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