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北之利

寿春,曹操的牧署之中。

“诸葛亮见过曹公!”

这是曹操第一次见到诸葛亮。

先前他曾经从顾雍的口中得知过这个人。

他知道,这个人乃是徐州近些年来少有的少年俊杰,是刘备非常器重的对象。

曹操今日一见,心中暗道:果然是名不虚传呢。

且不论能力如何,单单是只需看诸葛亮现在的外貌和气质,就足矣看出其是个睿智的人物,非同等闲。

确实,有的时候,一个人外在的气质和谈吐,就能够展露一个人的修为。

以貌取人不能说对,但也不能说完全不对。

这个貌,不是指这个人天生的美丑,而是指他后天所培养出的气质。

曹操认真的盯着诸葛亮看来一会儿,随即开口说道:“曹某久闻孔明的大名,如雷贯耳,听说徐州年轻一辈的俊杰中,现在以孔明为最,先前子和在徐州受刘使君招待后能够平安回到寿春,也实在是有劳孔明在当中周旋辛劳,曹某非常感激。”

诸葛亮很是恭敬的向着曹操拱了拱手,回礼说道:“曹公此言,亮不敢当,我对于曹子和将军返回江东并没有做出多大的功绩,只是先前双方各取所需,亮不过顺水推舟尔。”

“亮只是在先前的和谈之中,碰巧说了一些使双方能够契合的事情而已,并未做出多大的实际贡献,曹公将这项功劳放在亮的身上,未免有些过了。”

曹操听到这儿,不由哈哈大笑。

“不过若不是你诸葛孔明,曹某如何能够在江东沿海之地开设如此多的口岸与你们北地之人进行如此频繁商贸往来?”

“这下邳国和广陵国更不会开通集市,使南北两面进行商贸互市。”

“只是这好年景还没过多久呢,接下来咱们双方还能不能继续进行边贸互市,就不好说了。”

诸葛亮的脸上随即露出了疑惑之情。

“曹公这话是如何说的?”

“南北两方通过港口和互市进行贸易,这对于南北的百姓乃是好事,而且现在河北以及北方的整体建设发展要远远强于南方,开通了边境互市,又有海路可以往来输送人才和物资,对于曹公建设江南也是一件大好之事。”

“怎么这事情还没有进行多久,曹公自己便觉得不可行了?”

曹操听到这儿之后,随即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不是曹某不想与北方长久贸易,只是你们的刘丞相如今的气势如此之强,威势如此之大,南阳郡被袁绍失了之后,绍已无力再进行北伐,从今之往后,恐怕你们的刘丞相以北面南,就将呈现碾压的势头。”

“曹某纵然再是自大,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不与袁绍互为唇齿,彼此相依了。”

“只是曹某与袁绍真的做到互为唇齿,你我两方又焉能再如今日这般?”

“可是再继续与你们家丞相走的这般近,任凭他消灭了袁绍。只怕曹某的江东日后也是累卵之危,无可存也。”

听了曹操的话,诸葛亮随即站起,冲着曹操施了一礼。

“曹公,恕我直言,您这话说的就未免有些太小家子气了,就冲这一点,诸葛亮觉得你与我们刘丞相相比,还是有着天渊之别的。”

“难怪我家丞相如今已经是坐于朝堂之上,执天下权柄,而曹公也只能在江东偏安一隅之地。”

这话说出来,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少时便见夏侯渊猛然站起身来。

“哪里来的小贼,竟敢在此胡言乱语?信不信我活剐了你?!”

一旁的典韦也是伸手摸向腰间的佩剑,似乎想要动手将诸葛亮斩杀。

曹操猛然伸手拦住了典韦的行动,随后他一脸深沉的看向诸葛亮说道:“孔明不怕死也?”

“诸葛氏男儿,珍惜性命,却也不畏死也。”

“好,年少有为,那某问你,适才汝之言何意?”

诸葛亮说道:“曹公,我家丞相与曹公开通互市建设港口,为的是什么?曹公可知?”

曹操说道:“你家丞相一向善于执政,自打到了河北之后,这新政一条接着一条的出世,虽然有些政条曹某也看不惯,但事实确是,在他的执政之下,这天下的百姓活的越来越好,大汉朝的人丁也是越来越兴旺了。”

“至于你家丞相与曹某开通互市,建设港口,想来也是为了用商贸带动南北两地的经济更加繁荣,百姓的交易更加顺畅,使民间更加富足。”

诸葛亮笑道:“正是如此,丞相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民,不只是我们北方之民众,更包括曹公辖下的江南之民。”

“在丞相看来,大汉朝就是大汉朝,大汉朝不是丞相一个人的,大汉朝也不是曹公你一个人大汉朝,河北非个人之河北,江南亦非个人之江南,丞相与曹公的恩怨,或者说是丞相与曹公和袁绍的争端,自然需要在战场上解决,但是不能因为丞相与袁绍和曹公彼此夺权柄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