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咄、咄、咄——”

外面响起敲门声。

陈松意放下笔:“谁?”

外头传来会馆侍女的声音:“姑娘,是我,给你送热水来。”

“进来吧。”桌前的人扬声道,然后将一页白纸扯了过来,盖在了写好的字上。

门打开了,带来了外面一阵新鲜的风雪。

提着热水来的侍女脸冻得红扑扑的,给她添了水,又换了个暖手炉,才又退出去。

听着她的脚步声远去,陈松意这才把暖手炉放在了一旁,重新揭开了盖在字迹上的纸。

只见在纸页最上方画着的是乾卦,九三爻动。

这是她今夜回房,听见外面落雪折枝的声音,灵机触动起出的卦象。

来到京城后,一切都可以说是很顺利。

草原人还没有抵达,大雪冰封,大家在会馆里不出去,只有赵山长运筹帷幄,替他们行卷扬名。

陈松意鲜少有这样什么也不用做、只是待在温暖的屋内的时候。

除了修习真气,冲动窍穴、冲击第四重之外,她连符都没有画。

这样凭空等待不是她的风格。

尤其是在起出这一卦以后。

卦分六爻。

从初九爻“潜龙勿用”到九二爻“见龙在田”,阳气是在上升的,仿佛一切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九三爻依然处在下卦,无法明确下一步的发展。

这正是她来了京城两日,却停下了脚步的原因。

唯有日夜保持勤勉警惕,才能不让危险变成灾难,所以她今夜才会在纸上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件都列出来。

从景帝早逝初见端倪,到近几年京城的冬天都格外的冷。

以及新年前后的地龙翻身、天狗食日,还有——太后寿辰之前京城发生的爆炸。

当时的邸报记载:“……从京城西南角至东北方,屋宇动荡,灰云涌起。须臾,有声如吼,地摇天崩,万室皆沉。方圆二三十里,皆化作齑粉,死伤者数以万计。”①

大齐早已经开始使用火药,虽然效果不及小师叔的霹雳弹,也不及在济州城外的山上,狐鹿逃走时掷出的那两枚,但京城西南角的工坊里堆积的火药,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再加上太后寿辰,制造烟花的工坊也在加班加点,同样需要大量的火药。

因此一炸之下,就造成了罕见的伤亡,令景帝都不得不下了罪己诏。

当时陈松意在程家,也感觉到了这场爆炸的震动。

因为身体虚弱,刘氏允许送到她手上的消遣也就只剩京城发行的邸报。

由于前世亲身经历,又再三看过邸报上的报道,所以她印象深刻。

她凝视着自己写下的这些事件。

景帝身在皇宫,自己接触不到他,自然也无从提醒,但却可以提醒厉王。

至于天狗食日、地龙翻身这样的自然现象,既无从避免,也就没有人为的痕迹。

唯一可能是人祸的,就是那场爆炸了。

陈松意提笔,在工坊爆炸跟草原使团访京之间连上了一条线。

按时间算,爆炸发生的时候,草原使团正停留在京城。

再加上狐鹿逃跑时抛出的霹雳弹,此事是他所为的几率很大。

“可是为什么?他在京城制造这场爆炸做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报厉王杀进草原,砍下他们右贤王的头送去龙城的仇,那他不必只将范围局限在西南角。”

“他手中的炸药威力极大,只稍稍逊色于小师叔的,而且体积小,易于携带。”

“他若是想报复,就应当在整个京城全面开花,杀的人越多越好。”

如果换作是其他人,要推测他们的目标怕是不容易。

但狐鹿身后立着那道人的影子,陈松意立刻便想到了京城格局。

中原大地,王朝兴替,曾经有过多少帝都?

长安、洛阳、金陵……

长安曾被一把火付诸一炬,洛阳数次被屠戮,金陵如今成了旧都。

唯有京城,在几次王朝兴替中都保持了完好。

不只是这里,还有城外的横渠书院跟相国寺。

它们全都跟这座城一样,哪管王朝如何变迁,也屹立不改。

窗外再次响起了雪落下的声音。

陈松意看着自己找出的线索,眼中闪动着光芒。

她在京城生活了十几年,无论哪一世都好,都没有想过这座城奇异的坚挺。

此刻想来,这座帝都的布局应该是出自高人之手,其中大有玄机。

最好的办法,就是到高处去看一看。

以她的这双眼睛,应当一看之下就能够看出关键。

找出头绪以后,陈松意的心平静了下来。

体内的真气运转了一圈,消歇,然后放下了笔,吹灭了灯。

房中的火光暗了下来,只剩下从窗外透进来的雪反射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