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关于大宋国际形势的辩证思考

大宋不是六年前的大宋。

同样,西夏也不是六年前的西夏。

甚至金国也在变。

“任何领域,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

这时,赵鼎出来说话了。

虽然这玩意儿是赵宁这个超越者在大宋朝搞出来的。

但当听到古人说辩证法的时候,他还是颇为吃惊。

“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一边的赵构听得一脸懵逼,心里想着,赵鼎这说得都是什么鬼,本王怎么从来没听过?

不仅仅赵构一脸懵逼,蔡懋也一脸懵逼。

如果将12世纪东方世界的各个国家整体来看,它们相互之间的矛盾,在靖康元年爆发极端,将整个局面推向一个新的格局。

虽然次要矛盾很多,但这里的主要矛盾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它们相互激烈斗争,并且斗争一直存在。

它不会因为赵宁穿越过来就消失,更不会因为大宋朝变强就消失。

赵宁没想到赵鼎理解辩证法理解得如此之快。

赵鼎继续说道:“靖康元年,矛盾的形势是金强宋弱,西夏弱。经过了靖康新政,并不会立刻变成宋强金弱夏弱。”

听到这里,赵构觉得赵鼎是在扯犊子了,他忍不住站出来说道:“大相公此言差矣。”

赵鼎见是康王说话了,出于礼貌,说道:“不知殿下有何高见?”

“我朝经历靖康改制,百姓的日子比过去明显更好,边境将士的战力比过去更强,便说披甲数量,战马数量,军费储备,军制革新,哪一个不是焕然一新?”

赵构站在那里感慨激昂。

“收安南,平占城,征讨高丽,数次击败西夏,皆可说明大宋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下,已经威震天下,如今西夏疲软,金国更是蜷缩在北方不敢南顾,岂不是发兵灭夏的大好时机!”

赵鼎继续说道:“康王殿下,矛盾不仅仅具备斗争性,还具有统一性。”

本来已经热血上头的康王,被赵鼎这句话又整懵了。

他看着赵鼎,疑惑道:“大相公到底何意?”

赵鼎却继续说道:“矛盾是相互作用的,相互依存的。”

康王:“……”

赵鼎解释道:“就像一池子里的水,你把南面填了泥土,南面的水面不会比其他地方高,是因为这个池子里的水是一体的。”

“大宋朝变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西夏,甚至金国,也会随之比过去更强,天下就像水池一样,除非……”

康王感觉这个说法倒是很新奇,忍不住问道:“除非什么?”

“水池的原理很简单,你用泥土填池塘南部的水,水在一定的时间内流到其他方位,最后水面一样平,除非南面升起来的水,还没有来得及流过去,这个时候水池东面的水面比其他地方高,但水的流动乃是自然之理。”

说完,赵鼎用一句话总结:“从而相互之间达到矛盾的统一性。”

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性发展逻辑。

赵构的脑子还有些懵,但他似乎大致听懂了。

“大相公的意思是,我大宋变强,导致西夏也变强,金国也变强?”

“没错,是这个理。”

“那为何金军不南下了?”

“南面的水正在往北面流,北面的水为了与南面持平,会接纳流过来的水。”

康王讶然道:“你的意思是,金国正在吸收我朝的变强的国策?”

“没错。”赵鼎说道,“事物相互竞争中,一方如果出现优越的技术和制度,在击败对方后,对方一定会开始反思并且学习,在一段时间内,缩短双方的距离,从而达到矛盾的新平衡。”

“对方也可以不反思不学习。”康王觉得赵鼎这套理论漏洞百出,他继续问道。

“如果不反思不学习,就会接连被挫败,直到事物的消亡。”赵鼎继续说道,“但西夏没有消亡,金国也没有消亡。”

蔡懋似乎听懂赵鼎的话了,他说道:“刘锡兵败,就说明西夏的确在变强。”

赵鼎说道:“没错,刘锡兵败,就验证了辩证法的正确性。”

赵构疑惑道:“辩证法?”

赵鼎说道:“陛下写的辩证法。”

赵构全身一震,这居然是陛下的论点?

其他人也表示很惊讶,赵官家何时写了这个什么什么《辩证法》?

赵宁见诸位很疑惑,说道:“这些年发生了太多事,朕一直在思考一些事,前段时间提笔随便写了一点,还未来得及跟诸位说。”

众人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不可能立刻就高呼赵官家牛逼。

毕竟赵鼎刚才说的辩证法,只是冰山一角,他们不可能立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