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种邪祟

看着宋百户跪在那里张口结舌,赵峥不由得微微摇头,这个宋百户作为总管一县刑名的官员,显然是不合格的。

但这也是地方上的常态,武人最看重的还是能不能打,而不是能不能破案——这也不能算是错误,毕竟很多案子需要的不是调查,而是武力镇压。

他将视线转向程志远:“程千户,以你之见,当下该如何行事?”

“自然是立刻进行验证!”

程志远拱手道:“卑职这就派人去种几个邪祟出来,供大人验证之用。”

说着,就要出门去铺派差事。

“等等!”

赵峥连忙唤住了他,狐疑道:“种邪祟?怎么个种法?”

“当然是拿……”

程志远理所当然的说到一半,才想起赵峥到按察司不过才四五天时间,又是头一次出来办案,对这种事情不理解才是正常的。

于是解释道:“大人应该已经吃过太岁肉了吧?”

“自然吃过。”

赵峥刚到京城的时候,就买过几斤尝鲜,味道只能说是相当一般,看上去油腻腻脏兮兮的,而且还不容易嚼烂。

后来到了按察司,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能在食堂看到太岁肉的踪影,不过基本都是下面的百户、旗官在吃,千户以上就都是实实在在的鸡鸭鱼肉了。

“这太岁肉除了好养活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滋生邪祟……”

按照程志远的解释,当年这太岁肉刚被发现的时候,因为其易成活、损耗小、且培养周期短的种种优点,朝廷一度有意将其改良推广,以解决老百姓吃不起肉的难题——这东西虽然难吃,但营养却着实不低。

可是培养过程中容易滋生邪祟的问题,却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方法。

不是说解决不了,主要是人力成本过高,生产过程中需要地境高手从旁护持,可总不能为了这玩意儿,就单独给每個县配一个地境吧?

再加上户部那边改良的抗病鸡鸭鱼,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养殖,民间虽然不能餐餐吃肉,但也能隔三差五改善一下生活,推广太岁肉的计划便被逐渐束之高阁。

但各省按察司和南北镇抚司却都不约而同的,将太岁肉当成基层主餐之一保留了下来。

一来是因为对于按察司来说,标配地境高手的条件并不算苛刻;二来么,则正是看中了这太岁肉在炮制过程当中,极易滋生邪祟的特点。

而按察司官员外出查案时,随身携带太岁肉核,也是标准流程之一,为的就是应对眼下这种局面。

程志远解释完,还特意把‘太岁肉核’拿给赵峥过目,这东西的外形有点像枣核,但体积要大了十倍不止,而且呈现出一种病态的乳黄色。

而与太岁肉核配套使用的,还有一皮囊微绿的汁液。

赵峥隐隐从中嗅到些尿骚味,狐疑道:“这是什么动物的尿液吗?”

“不是,是从树里榨取出来的树汁——就是各地栽种的封鬼槐,你不会以为那些封鬼槐挖出来之后,就会直接烧掉了事吧?”

怪不得有股尿骚味……每年被挖出来的封鬼槐,都要先被洗地军从头到尾浇上几遍,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最终可不就腌入味了。

按照程志远的说法,要想让太岁肉核滋养出邪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封鬼槐上挖个洞,然后把太岁肉核和封鬼槐汁液一起灌进去密封起来,通常等六个时辰,就可以得到一块被邪祟污染了的太岁肉。

如果需要稍微强大一些的邪祟,可以将发酵时间延长,但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四个时辰,否则就有可能养虎为患。

当然了,这只是上面给出的规定,具体操作的时候往往要随机应变,比如你要是在七月底八月初种邪祟,那就得把时间推迟不少,毕竟新栽种的封鬼槐含阴量大大不足。

而若是选在七月上旬,那最好就把时间卡的靠前些,免得自食其果酿出大麻烦来。

另外这些太岁肉核不管用没用过,最后都必须要及时销毁,包括养出来的邪祟在内,而且必须由地方官从旁见证。

了解完这些流程之后,赵峥立刻命人前往城门外的封鬼槐种邪祟——因为是要验证盐王爷到底是否真的复苏了,所以只要六个时辰的微弱版就好。

而在此期间,他一面升堂提审陈季平,一面吩咐宋百户从本地的士农工商各行各业中,挑选出一批代表,充当测试的对象。

“记住,是各行各业的代表,尤其是能代表你们乐亭县特色,更是一样都不能少!”

赵峥最后又专门强调了一下,与盐王爷纠缠最深的,无疑是那些私盐贩子,但这些人的身份都是见不得光的,如果不特别强调一下,很可能就被剔除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