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8页)

要是不庆祝,那才出鬼了。

纪元点头,跟着大家去吃酒席,张举人的家人也过来了,全都老泪纵横。

终于考出来了,太不容易了。

钱飞李廷他们也跟着去吃了席面,毕竟他们也是秀才了,这种场合也能出现。

但纪元的淡定跟从容,还是让县学学生们尊为榜样。

人家考上解元都没有那么张狂,他们不能因为一点点成绩就得意啊。

估计谁都没想到。

原本因为成绩要张狂起来的正荣县县学,竟然变得格外努力起来。

他们在这吃饭,周家书坊的人也被请了过去,跟着一起热闹热闹。

而宴席结束,纪元则要一一拜见博士夫子们。

他们自然有无数话要说。

同赵夫子说过之后,纪元先去了罗博士家中。

纪元带着礼物,还有关于春秋的笔记去了罗博士家中。

听钱飞李廷说,罗博士不怎么教学了,除了每年童试,三年一次乡试的时候被请去指导,其他时间并不去县学。

罗博士一直都不怎么爱教学生,普通人根本跟不上他的进度,他教起来没意思,对方也学不会。

罗博士看到纪元过来,并不是很意外,酒宴都是应酬,他大概想到学生还有很多话要讲。

三年不见,罗博士的头发又白了些,还好拐杖跟之前一样,想用就用,不想用还能撒手,身体是没什么事的。

“长高了许多,也长开了,不过怎么还这样瘦。”罗博士看着纪元。

他离开正荣县的事,也就十一。

这三年下来,果然长高不少,少年人的身形看着是瘦弱了些,也因个子抽条,所以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清瘦。

纪元的文章,如今已经大成,浑然天然,不见一丝稚嫩。

无论是笔法还是所思所想,都已经是上乘了。

这样的文章做解元,来得完全没有问题。

罗博士眼眶都有些湿润,又问了纪元在府城的事。

虽然纪元是挑了好的说,可他大概还是知道那边险象环生,总是有人看不惯纪元。

不遭人妒是庸才。

可那些人也太黑了。

罗博士问了许多,最后才问到乡试的 事。

罗博士满脸欣慰:“考上举人,这很好。”

“考上解元,这更好。”

“建孟府那么多学生,唯独你是乡试第一,可见你的文章是真的大成了。”

罗博士并不吝啬夸赞,但也道:“明年的会试却也要努力,如果能考中自然最好。”

“考不中的话,最好看看,能不能去做国子监的监生。”

这是罗博士早就想好的。

可惜他在京城没有什么门路。

京城的国子监,看似相当于各地的府学,县学。

但其实是天齐国最高学府。

每年考中的进士,大半出自国子监。

如果说,县学网罗本县所有好学生。

府学收集了所有好秀才。

那国子监,则把更好的秀才,更好的举人,全都放在其中。

这也是,为何上了府学,考中举人的概率就大。

是府学教学水平真的极高吗?

倒也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的生源好,比如建孟府府学,第一堂的学生们,绝大多数都能考上举人一样。

而国子监,则是更高一级的存在。

按照前几年进士录取的数目,以及前十名的名单来看。

进了国子监,考上进士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所以罗博士心想,若纪元明年会试不中,肯定要再等三年。

不如直接在京城国子监读书。

而去国子监读书,一般有三个门路。

京城王公贵族家自带名额,这就不用想了,人家自己内部都抢破头。

第二则是各地学政推荐,其实这也不好办,建孟府的名额跟第一种一样,基本都被达官贵族家的子弟抢破头,轮不到纪元他们。

第三,那就是考上国子监,首先要在会试里拿到一个虽然落第,但名次不算太差的名次,之后再经过考试。

罗博士有心想让纪元走后两种门路。

当然了,能考中进士自然好。

就不用想这么多了。

可一想到,京城国子监的学生,跟自家学生对比。

总觉得亏得慌。

用现代的话来讲,教育资源根本不一样。

那边每天读的都是什么文章?

那边接触都是什么官员?

说不定当年的主考官,就是他们的夫子。

这能比吗?

罗博士说着说着,自己都焦虑了。

纪元反而安慰:“学生如今不也走过来了,明年的会试,我一定会尽全力的。”

“最好不去国子监,就考过他们。他们有好老师,难道我就没有吗。”

纪元少说这种大话,此刻讲来,多半是安慰罗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