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聚会(修错字(第2/6页)
外交部门的同志就留意了一下,发现国外市面上的收音机在某些方面似乎并不比他们的优秀。
外交部门的同志将这个情报带回来,他们商讨了一下,决定试一试,在成功卖出之后,便将这款收音机纳入了出口商品名单中。
虽然相对于他们的缺口,一款收音机挣来的外汇只是杯水车薪,但也是一个进步。
“这款名为“飞鸽”牌的收音机目前在国内售卖的数量不多,生产出来的主要销往国外。”
孟秋没有想到那款收音机还有这个后续发展。
“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还可以做一些其他东西?”
张道南问:“什么东西?”
“比如……”孟秋张开手,比划了一下,“一种巴掌大小,可随身携带的音乐播放器。”
“音乐播放器?”
“嗯。”
收音机能卖出去,随身听应该更能吧?
在这个时期,还是唱片流行的时代。唱片有两个缺点,一是价格贵,二是不方便,谁还能随时随地带着个唱片机呀?
随身听就可以。
价格更加低廉,门槛更低,在流行音乐盛行时,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一代可以用磁带,二代CD机,三代可以搞MP3,再往后还有MP4,如果真要做的话,音乐播放器这方面,前景以及“钱”景还是很远大的。
“还有这种机器?”
“理论上是可以有的。”
事实上,在她的前世,世界上第一款随身听也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不过是在七十年代末而已。
其中涉及的核心技术,当下还需要再研究研究的就是电池了,如果能提前把锂离子电池搞出来,随身听还能再次升级。
孟秋把这事记在了备忘录上,回头翻翻系统里有没有涉及到锂离子电池的书。
她又问了一句:“这款收音机在国外的售价是多少?”
“一百!”
“美元吗?”
张道南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咳咳……华国币。”
“这么便宜吗?”
“便宜?”张道南惊讶,“这还便宜?”
“可是咱们和国外不是还有汇率吗?现在的汇率是1:3左右吗?”
“差不多,目前是1:3.74。”
“哦,也就是说换算成M元,大概27美元一台我之前在一些资料中了解到,M国一个普通人的月工资平均都在2000美元左右。”
一个月工资两千,一台收音机才二十七,还不便宜吗?同时期的华国,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大概在四十左右,收音机却要一百左右。
张道南无奈道:“不是我们不想定更高的价格……”
主要是人家一听是华国生产的,第一反应就是压价,要不是他们软磨硬泡,连这个价格都不一定能有。
“那我们的收音机在性能上面,和他们的相差得多吗?”
这个张道南他们当初研究过:“不多,确切地说,我们的收音机并不差,相比较,也是处于中上水平。”
孟秋就问:“那他们的收音机多少钱一台?”
“少则七八十,多则上百。”
孟秋咬了咬牙,这不就是欺负人吗?同样的商品却比他们的翻了好几倍。
欺负人也没办法啊,谁叫现在是他们想挣外汇?张道南叹气。
孟秋想了想:“话说……我们能不能换种方法出口?”
张道南看向她,孟秋说:“比如找个第三方公司,最好挂在其他国家的名下,包装以及风格也往其他国家的商品靠。”
“按照市场均价,即使一台卖七八十,相对于我们现在的售价来说,也翻了近两倍。这个钱扣除这种操作的各种投入,对我们来说,应该也比现在赚得多吧?”
管它对外是哪国货,他们挣到外汇再说呗。
要不然按照现在这种情况,就算有随身听或者其他高科技产品出来,估计还是会被压价。
谁叫人家就是看不起他们呢?
还有一种危险就是,当前他们还处于猥琐发育的阶段,如果冒出来多种技术含量高商品,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比如某个国家,会看着他们发展吗?最大的可能就是封锁打压,说不定见其中有利可图,还顺带着把他们的技术弄过去。
那他们可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张道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桌上的茶杯,若有所思。
方平安顺势挤过来:“二嫂你连外贸上的事也知道啊?”
孟秋微笑:“只是从各种资料中了解过一点点。”
这可不像一点点,方平安问:“二嫂,那你猜猜我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呗?”
孟秋观察了一下他:“嗯……宣传类的工作?”
他的穿着打扮在这个时代可以用时髦两个字来形容,在一众寸头、短发中,只有他,连头发都是特意打理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