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风起西域为哪般?(第2/3页)

这赤裸裸的马屁让殿中群臣很难受,毕竟他们都是声望卓著的士人,说不出这么肉麻的话,连忙询问单于有什么大事派遣使者,慕容详朗声道:“皇帝陛下,西域国主对大夏的单于攻讦污蔑,草原子民愤怒于他们的无礼,请求单于进攻西域,斩下他们的头颅,向苍天祭祀,但西域拥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百姓,实力强大,单于听闻西域和您的大魏乃是世代的仇恨,武皇帝时就与西域交战,于是郑重的请求您派遣军队,襄助单于进攻西域,如果能为单于复仇,臣服于单于的数十万百姓都将称颂您的尊号,为您祈祷,至高的大魏天圣皇帝!”

原来如此,这么讲规矩的胡人真是少见,尤其是在魏国试图攻伐河东时,鲜卑同样开战,自然让魏国大喜过望,不过魏国的目标并不是西域,而是河东,魏国不可能两线开战,于是开口拒绝道:“使者请回禀单于,大魏皇帝遭遇了与单于同样的羞辱,我国将要对河东用兵,不能和贵族一同进攻西域,两国邦交友好,我魏国愿意加大互市的规模,用更多的粮食换取贵国的物资。”

慕容详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在好好被招待一番后,兴冲冲出关回到了草原,于魏国而言,卖给鲜卑的那点粮食不算什么,至于鲜卑想要进攻西域,魏国不在乎,既不在乎西域死不死,也是觉得西域虽弱,但鲜卑亦不强,刚才那使者说百姓不过数十万,精锐大概不过几万,应该会被拖在西域,那魏国北方边境就更安全。

经过对魏国的试探,燕回确定了魏国是真的不在意,立刻接着之前计划,开始布置下一阶段作战计划。魏国没关注草原之事,但早在十几年前就得知胡人要昌盛的西域一脉却时刻关注着草原的变动,虽然做不到事事清楚的,但大致情况还是了解的,如今的草原表面上分裂成众多的部落,但实际上都听从鲜卑王庭的命令,鲜卑王庭一下达召集令,早就在草原上有探子的西域就得到了消息。

苍翠的草原覆盖在这片瑰美的土地上,在河谷的交汇,无双城于其中屹立,整片西域最肥沃的土地,牧民在天山以及昆仑山的支脉下放牧,悠悠扬扬的牧歌随风而起,夹杂着佛道的言语,每天都有无数的西域百姓前来素王神庙拜祭,这片土地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佛道在这里大变,迥异于中原,纵然是素王的信仰在这里也渐渐向着一种奇怪的方向去变化。

洛谷望着充斥无双城的各教派信徒,只感觉头有些疼,西域夏国崩溃后,不仅仅是政治上碎片化,信仰上同样如此,无双城中几乎每天都有不同派别的教徒在争吵,互相指责对方的教义错误,实际上只不过是微小的区别而已,佛教和道教都是多神教,各个教派遵奉的神灵都不一样,若不是在素王神庙地,就不仅仅是争吵,而是会抄起刀子干架。

素王化身千万的理论是导致现在这种问题的根源之一,时移势迁,当初为了一口吞下佛道二教以及充斥在西域的各种教派,而放任其创造出来的理论,成为了现在西域洛氏统一思想的阻碍,在加上西域诸多国主的推波助澜,在西域百姓的思想中,素王至高是永远在天上的,但是会转生为各种伟大的王,之前西域夏王就是想要让洛星承认他为唯一转生王。

从洛星继任大祭司以来,历代大祭司都是武将持神杖,而不是洛明公那种擅长学术理论的文化派领袖,刀子很有用,但有时候刀子挥舞的再利,也改变不了根深蒂固的思想,只要思想不改变,那动乱就只能一时平定。

洛氏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魏国攻下蜀地那么容易,因为蜀地百姓和士族,认为生活在楚国下和魏国下没有区别,在整个民间几乎没有反抗情绪,这就是大一统后,后面所有君主统一天下难度大幅降低的原因,什么叫大一统,首先要土地上一统,然后要思想上一统,秦汉的大功绩正在于此。

现在的西域算是有大一统思想吗?

若说没有,即便是最低微的牧民听到素王的神名也会颂唱素王赐予大光明,但若说有,那种类繁多的素王转生金轮王、护法神,表示他们不是一路的。

洛谷甚至不能擅自去指认其中一个教义是对的,如果他这样做,将会掀起大辩论,如果那一派输了,结果不堪设想,即便是赢了,那唯一的结局就是彻底掀起西域的战争。

那些信奉其他派别的国主绝不会善罢甘休,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统合思想的前提是捏合身体,任何不愿意接受新思想的人都要死。

身为素王神庙大祭司,他要高高的坐在高台上,不能随意走下去对素王的子民动手,这需要一位强有力的世俗领袖来和他一起做,而如今的西域没有这样的强人,这让洛谷感到绝望,伴随着中原人才的凋零,优秀君王的逝去,西域同样迎来了这样的结果,自上一任夏王被刺杀后,再也没有能统一西域的英雄豪杰,面对这种情况,只能说一句,天意如刀,在不经意间斩断一切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