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纪实诗】杜甫三绝句
「贞观年间门」
天幕消失的时候程知节发出了惨叫声。这一声惨叫犹如号令,下一秒,所有臣子都围向了李世民,七嘴八舌地着急道:
“圣人,您刚才是不是忘定储君了?这可怎么办!”这是李靖。
“圣人,您是属意代宗吗?就算您属意他,也要和天宝的君臣交代一声啊!”这是房玄龄。
“圣人,臣还没和哥舒翰交代潼关的事情呢!还有郭子仪、封常清、高仙芝……哎呀圣人,你让臣失信啦!”这是程知节。
贞观的老臣们吵吵嚷嚷地将李世民围了个结结实实,各个着急忙慌、唉声叹气。
李世民岿然不动地坐在众人中间门,铜镜被他倒扣着放在膝头。他将众人情状看在眼里,面上却无后悔之色,反而挂上了一丝若有似无的忧郁。
“别急,别急……”李世民轻轻叩着铜镜,慢吞吞道。
见臣子们仍旧满脸质疑,他环视众人的目光不由带上了一丝幽怨:“爱卿们就这么不信任朕吗?”
“耶耶,儿臣就知道您早有成算!”李泰胖胖的身躯挤开了众人,他挂着笑,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铜镜:“耶耶,您就别卖关子了!”
“是啊耶耶,您到底中不中意李豫?!”李承乾和李治也走了上来,李承乾的目光在李世民的面上一旋,倏地勾唇一笑:“看来耶耶是中意的了!”
“矮子里面拔高个,也就那样。朕只是看这孩子有点觉悟,若是好生调教,说不定倒也能行。”李世民叹了口气。
看到李世民这个表情,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圣人这是又调皮了。老臣们长吁短叹、捶胸顿足,差点没把自己的胡子拔下来:“圣人!您就快点说吧!”
李世民这才施施然地举起铜镜,一边熟练地在镜面上写字,一边笑着和众人解释:“冬郎那个之所以有时限,因为是仙人用茶盏润湿了锦布。布干了,时间门自然也就到了。朕这个可不一样,这是仙人特赐的铜镜,又怎是冬郎那块破布能比的?”
“刚才朕就研究过了,你们啊,就等着瞧吧!”
说话间门,李世民熟练找到“0751”,直直戳了下去——
「天宝·石潭」石潭恢复平静的时候,众人都傻了眼。水面光洁如镜,倒映着头顶的蓝天白云——可太宗和代宗都不见了啊!
众臣无不抓狂,恨不得跳进石潭把两位圣人扯回来。尤其是太宗,您到底属意谁,倒是给我们留个暗示啊!
石潭边,最兴高采烈的莫过于李隆基,他堪称眉飞色舞地让高力士去喊禁军。至于喊来禁军后他想做什么,众人不敢想,也不敢问。
而李亨面如土色,摇摇欲坠。他萎靡在李隆基的脚边,听到父皇喊禁军的命令,他像是瞬间门老了几岁。李亨不死心地盯着石潭,心底默念着各方神仙的名字:只要能让太宗再现身,他愿意当场退位!啊不,退太子位!
若为生死故,富贵皆可抛。
——太宗,您倒是快回来啊!
或许是听到李亨的呼唤,石潭竟然真又出现了熟悉的文字。看到【您的好友0638请求视频通话】,李亨几乎是感激涕零地嘶吼通过。
“看到朕,你好像很不开心啊,李隆基。”
背对着石潭作威作福的李隆基浑身一怔,笑意瞬间门凝固在嘴边,整个人都僵成了石塑。他缓慢地转过身,小心翼翼地望向石潭。见到水幕上太宗的那刹,李隆基的喉咙里突然发出了古怪的咯咯声,他像是想说什么,但话还没出口,他就两眼一翻,轰然向后倒去。
倒地的李隆基浑身僵直得如同木板,可手脚却又不自然地战栗发颤,如同被雷击劈中。他的手指佝偻扭曲,像鸡爪般举在胸前,配合他面上的狰狞白眼,看上去无比骇人。
医官——是的,他们还没走——匆匆从小亭里跑了出来。见到李隆基如此情状,他们吓得面如金纸,众人诊脉扎针,一气呵成,却有医官几不可查地摇了摇头。而被高力士喊来的禁军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作用,在医官的指挥下,几个壮汉将李隆基半扶半抱地搀上了轿辇,抬着他直奔寝宫。
“这是怎么了?”李世民皱眉。他虽然不喜这个儿孙,但见六十来岁的老人在面前发病,李世民多少还是有点担忧:“他这是有什么旧疾不成?”
“回禀太宗,圣人受惊过度,一时气血对冲、经脉堵塞,所以才会痉挛不止。”医官们异常谨慎,把话说得极慢,甚至有些断断续续。
“什么病?”李世民示意他们放心直言。
医官们对视一眼,无人敢言。最后还是领头的老大夫眼一闭、牙一咬:“恐、恐怕是惊痫。”
惊痫,民间门俗称羊角风、羊癫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