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普天庆

宣政殿前,文武百官,尽皆俯首。

众臣双手扶地、双膝跪地,低眉垂眼、不敢多看。

不明就里的多数朝臣,就算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子太傅不是过世十年了吗?

祭祀大典每年都办一次,城外的衣冠冢也每年修一次,陛下更是每日都要过去哭一哭。

陛下又是从哪里找来一个太子太傅?

究竟是太子太傅死而复生了,还是陛下走火入魔了?

众臣心中惊疑不定,以致无人应答,殿前一片死寂。

正当此时,宫人通报的声音再次传来——

“太子太傅驾到!”

下一刻,殿中几个中气十足的声音齐齐应道——

“恭迎太子太傅!”

是祝青臣的几个好友。

昨日夜里,他们就见过了祝青臣。

虽然尚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他们已经确定,这位太子太傅,就是他们的好友祝青臣,这就足够了。

而陛下的意思也很明显。

陛下是为了祝青臣,才特意下旨,把三日后的大朝会改到今日。

陛下一刻也等不及,他要堂堂正正、风风光光的,把祝青臣带到所有朝臣面前,告诉他们,这位就是太子太傅、是百官之首。

只要是祝青臣,那就可以。

只有祝青臣,那才可以。

因此,在宫人第二次通报提醒的时候,他们全都反应过来,十分配合地高呼一声。

祝青臣的好友们,如今在朝中,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有他们带头,旁的官员再也顾不上疑惑,赶忙收回心神,与他们一同,俯身行礼,齐声高呼——

“太子太傅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似的动静,把祝青臣吓了一大跳。

祝青臣一激灵,下意识扭过头,看向李钺。

不是说上朝吗?

怎么弄得跟登基大典一样?

他……他都没做好准备呢。

祝青臣脚步一转,不自觉往李钺那边躲了躲。

可李钺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不让他躲避,更不让他退后。

两个人挨得很近,李钺低下头,低声问:“祝卿卿,你怕了?”

“我才不……”祝青臣同样放轻声音,“才不怕,上朝而已。”

祝青臣反握住李钺的手,与他十指相扣。

两人携手并肩,走过殿前宫道,行过百官面前,一步一步登上石阶。

两人同时抬脚,跨过门槛。

大殿之上,众臣俯身恭候。

正红的衣袍扫过,文官一列,尚书令沈竹见祝青臣来了,默默后撤一步,将文官之首的位置让出来。

可正红衣角只是从他身边路过,却在他面前不曾停留。

李钺牵着祝青臣,继续往前走。

再往前走,就是……龙椅。

陛下莫不是要……

祝青臣的好友们不敢相信,壮着胆子,微微抬起头。

只见陛下牵着祝青臣,直接登上殿上九级玉阶。

玉阶之上,龙椅之右,摆了一张全新的木雕座椅。

座椅雕龙绘凤,精美华丽,竟不输龙椅。

椅子上铺着软垫,一整面狐毛绒毯,看着就软和舒适。

祝青臣猜到这是自己的专属位置,也不推辞,安心坐下。

李钺低下头,帮他整理好衣摆。

随后两人相视一笑,李钺最后握了一下祝青臣的手,转过身,一掀衣袍,在帝王御座上落座。

李钺端坐上首,语气肃穆:“平身。”

“谢陛下。”

文武百官齐声谢恩,正准备起身,只听陛下又道:“沈竹,宣旨。”

“是。”

宫人双手捧着木托盘,来到沈竹面前:“沈大人,请。”

木托盘上,正是李钺昨日就拟好的圣旨。

趁着祝青臣午睡,李钺用尽此生文采,写成这道圣旨。

他没有和任何官员商议,更没有下发给尚书台,他独自写好圣旨,盖上玉玺,连祝青臣都不知道。

沈竹双手接过圣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众臣再次恭敬俯首:“臣等接旨。”

“‘祝氏青臣,凤翔祝氏文国公祝舜生之孙、敬文国公祝鸿君之子,太上仙皇之义孙、先皇之义子……朕之心肝手足。’”

好家伙,这身份真够多的。

况且……心肝手足,一可做“心腹”之意,可还有其他意思。

李钺到底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祝青臣眨巴眨巴眼睛,看向李钺。

李钺端坐上首,腰背挺直,面不改色。

只听沈竹继续念道:“‘朕与青臣,自小相识,一同长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这话听着也怪怪的。

“‘青臣自幼颇有仙缘——’”

“‘方出世时,月满无缺,霞光满天,乌鹊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