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夜里是不闭市的的, 之前糖水婆婆就和他们说过,让他们晚上也来,比白天还要热闹。
可惜他们离得远,林春燕也不贪多, 卖完就回, 夜市的热闹还没见过。
林桃红一听就来了精神, 先看向王英娘那边,见她今个没来, 还有些奇怪。
“怕是又在家里捣鼓呢。”
嘟囔完,就竖着耳朵听起林春燕和糖水婆婆说话。
问了都是来买田螺和豆干的, 特别是豆干,想买的人不少, 林春燕心里就有数了。
回去之后还得多做些豆干出来,像那腐竹,豆皮, 也都是能做出来的。
上次大舅一家来的时候, 她还做了些腐乳和豆参, 放在了地窖里储存着,算了算时间也应该能吃了。
正盘算着, 一大腹便便的老丈人过来,先问了她是不是燕娘。
林春燕点头,老丈人就赶紧说:“快给我称二斤豆干,昨个去我亲家吃饭, 他们得了这豆干, 拿出来招待我, 味道可真是香的很。”
他也不像之前那些人,还要尝尝, 一看就是个老饕餮。
老丈人还没走,就听到熟悉的声音,一回头,才发现是赵官人。
两个人见了礼,赵官人顾不得多说,先拿了钱买豆干。
“给我称上五斤。”
林桃红动作不停,已经快言快语的说,“最多两斤,我们豆干不多,不能敞开了卖。”
赵官人遗憾不止,和老丈人诉苦,“你也知道我家里那两个孩子,那鼻子灵的很,昨个我买回去一些,本来是当下酒菜的,结果都被那两个猴给抢了吃。”
老丈人和赵官人认识很长时间,自然知道他们家的那两个孩子,有时候他也不得不服气,那两个孩子简直就是小饕餮。
就像这燕娘美食,他之前就没有发现,要不是昨个去亲家吃饭,还不知道错过什么美味。
一想到这里,老丈人又从怀里摸出来几个钱,把那瓦罐小河鱼,小螃蟹田螺都要了一些回去。
赵官人是懂得如何气人的,还特别遗憾的对老丈人说,“之前这燕娘摊子里,还卖干炸小河鱼,那味道真是绝了!”
老丈人后悔不已,看向林春燕,问还能不能再做些干炸小河鱼来。
林春燕没立刻拒绝,“改日要是做了,定会给老丈人留下。”
他们两个这才走,胡小郎君家的丫鬟梅香又匆匆过来,要了那二斤的豆干和小螃蟹。
这小螃蟹是给美妇人拿的,他们家老爷去外地,家里就她一个做主的,也不怕人笑话,就吃了小郎君昨个儿带回来的东西。
谁知一尝,美妇人就停不下来,那豆干味道不错,可最吸引她的还是这小螃蟹了,吃起来非常的脆口,有几分甜,又有几分辣。
今儿个又让丫鬟来买,打算请人去府里唱戏的时候,边看边吃。
“这么热闹,是有什么新鲜看?”
前面有人见这里拥堵,踮着脚往这边看来,“莫非前面就是宋娘子的鱼肉羹?”
宋娘子的鱼肉羹是远近闻名的好喝,一些外地过来的船商都要去尝尝她的手艺,这人也是从外地过来的,还以为前面就是宋娘子的鱼肉羹,不然为何这么多人。
站在他前面的人却摇摇头,“哪里是宋娘子,这在镇上摆摊的是一个叫燕娘的人,卖的都是一些杂食,味道十分不错。”
那人听了燕娘的名头,又听她是卖杂食的,心里就先把她看轻了,“怕不是也想学那宋娘子,可不是人人都是那宋娘子的。”
这人曾经吃过宋娘子做的鱼肉羹,十分推崇她的手艺,对模仿者都不屑一顾。
和他一同的人见他不喜,也就不再提燕娘,只是路过的时候忍不住侧目而视,想看看还有没有豆干,想着一会儿回来的时候再买些。
家里的婆娘和小孩,天天吃腻了酒楼里的饭,对着新鲜的吃食是极喜爱的,昨个他带了一些回去,不多大会儿就都吃完了。
刚走了没几步,这外地的船商突然停了下来,他先是闻到了一股特别浓郁的香味,又见人拿了豆干和小螃蟹往嘴里放咯噔咯噔的,这人的脚步就不动了。
他姓王,是个大客商,也自觉走南闯北见了不少世面,却从来没见过小螃蟹能这么吃。
一方面觉得这些人粗俗,怕这东西连七岁小孩都不会吃,毕竟没什么肉,做生腌都嫌太小,他们却堂而皇之地拿到镇上来卖。
可另一方面又觉得那味道十分的鲜香,口水已经不由自主的分泌出来。
陪同的人见他这样,主动的买了一些,嘴里还说,“这些东西都是给我家那俩小儿买的,王兄不若尝尝。”
王客商本来想推辞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手像是有自己意识似的,伸到了里面。
这螃蟹个头并不大,不过清洗的十分干净,他学着有人的样子,捏起一个放在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