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各怀鬼胎
“我当初就说这群人不能放过……”“得了吧,您当初还觉得我牵连太广呢。”
九月武英殿内,朱棣看着云南布政使司交上来的奏疏,不断评价着自己曾经不存在的评价。
面对老头子的话,朱高煦也毫不犹豫的选择揭穿。
“这事情你要怎么做?”
朱棣见自己被揭穿,脸不红心不跳的询问朱高煦,朱高煦闻言也道:
“我正愁从江南迁徙人口前往车里担心他们适应不了,现在倒是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在永昌府、大理府、陇川府大搞特搞。”
“这三府的汉家人口四十余万,如果能将其中十万人迁徙车里、镇康、镇沅三府,那刚好省了一番事情。”
“不过三府的白衣(傣族)数量近二百万,必须要迁徙才行。”
“我准备将他们迁徙广西、湖广和广东,最少迁徙一百万人。”
朱高煦如此说着,朱棣闻言点头道:“这倒是可以,就是迁徙一百万人,耗费恐怕不下二三百万贯。”
“这一笔费用,都足够修建几百里铁路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二三百万贯,花就花了。”朱高煦轻笑,朱棣见状也只能无奈摇头。
“哈密那边,我听说抽水机已经到了,情况如何?”
他询问起了哈密的事情,而原因主要还是他并不觉得沙漠戈壁能有足够的水。
对此朱高煦端起茶杯润了润喉咙,随后才道:
“平安让人用水泥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坎儿井,坎儿井加上抽水机,许多脆弱的草地都能经过水利浇灌后成为耕地。”
“哈密的草地可以开垦四十余万亩耕地,另外平安上疏,请朝廷在东天山北部的草原也修建城池。”
“我仔细想过,东天山北部修建城池也好,虽说有天山阻碍,两地需要绕路三百余里才能沟通。”
“不过对于军队来说,东天山北部的草场如果开发成为耕地,差不多能提供二十余万亩耕地。”
“只要配给耕牛,差不多迁徙三万左右人口就能将哈密和东天山北部慢慢开垦出来。”
“因此我准备在哈密设哈密县,在东天山北部再设伊吾县,归哈密节制,置哈密府。”
“伊吾县有一个巨大的盐湖,这个盐湖我们不占据就是给别人占据,拿在手里能减少许多问题。”
朱高煦与朱棣说起了哈密的情况,而抽水机的出现无疑让大明不需要再费心西域宜耕地区稀少的问题。
“迁徙三万人……”
朱棣沉吟着捋了捋胡子:“瓜、沙和肃州倒是有这么多人,可迁徙之后还得从甘州和凉州、武威等地迁徙过来。”
“自然。”朱高煦颔首,随后继续道:“现在有了抽水机,地下水可以得到利用,故此我想要调抽水机前往亦集乃(额济纳旗)城,将当地也合理开发起来。”
“除此之外,甘肃既然已经设府,那我想更进一步将其设三司,布政司治甘州府张掖县。”
朱高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整个明代由于甘肃少民多汉民少,因此甘肃通常以陕西行都司的身份存在,常年军管。
事实证明,常年军管只能维稳,并不能发展。
正因如此,朱高煦很早就开始了甘肃少民内迁,内地汉民迁徙甘肃的办法。
如今甘肃有一百七十余万口,其中汉民近一百一十六万口,多是山西、陕西的汉民。
这样的情况下,加上抽水机对农业灌溉的帮助,朱高煦也觉得是时候为甘肃设三司了。
“这件事情你既然觉得可以,那就按照你想的来办就行,只要钱粮充足,不要加杂项导致百姓日子疾苦便可。”
朱棣对朱高煦吩咐着,朱高煦也颔首表示了解。
“这些天我研究了一下乌斯藏,按照你给出的大明沙盘,这乌斯藏对朝廷确实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朵甘地区。”
“乌斯藏的兵马,你虽然内调不少,但现在依旧驻兵六千余,这是否太多了?”
“并不多。”朱高煦开口道:
“这六千人能维持整個西番的税赋和治安,每年虽然耗费六十余万贯的军费,但给朝廷带来的安定远超六十万贯价值。”
“仅去年来说,西番百姓几次内迁,依旧有四十二万余百姓,按照五户一马,当地每年能向朝廷输送八万四千余匹马,朝廷只需要支付八千四百吨干茶。”
“单从这点来说,西番已经成为了朝廷除辽东、渤海、大宁外最大的的马匹供应地,绝对不能放弃。”
经过十七年的发展,大明朝的马政已经达到了历朝历代都难以触及的高度。
截止永乐十六年腊月三十,大明朝有军马四十余万匹,乘马七十余万匹,挽马上百万匹。
这还是专供军队的马场情况,如果算上民间的,大明朝的马匹数量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