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装备升级!

确定要接下任务,接下来,就是要为任务做准备了。

35万运营成本在手,东风兵团肯定是要花的。

而这笔钱,他们首先用上的,就是对唯一载具的整备。

勇士越野车,搭载3.2T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最大扭矩330牛米,载重达到1.5吨,实测显示,即使在2吨载重情况下,车辆性能衰减也不超过30%。

这是国产军用越野车中真正的“勇士”,也承载了整整一代人的军旅回忆。

陈沉对这辆车是很有感情的,虽然后来他的主要用车变成了猛士,但这辆小小的皮卡还是让他在无数个退役后的夜晚梦回冰河。

所以,在没有更优的载具可以替换的情况下,陈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对勇士进行升级。

首先去掉了第三排座椅,重新焊接框架,安装了带有旋转枪座的85式重机枪,水平射界达到360度,俯仰射界正75度,负30度。

不过问题在于,勇士第三排空间过于狭小——其实也就是一个后备箱的水平,所以机枪手大范围调整射击角度极为不便。

但陈沉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又搞不到悍马那种环形枪座,只能先凑合着用了。

在防护方面,机枪护盾是一定要装的,整车也在车门处增焊了防弹钢板,车头位置加装装甲——主要是为了平衡车头车尾的重量,因为85式一套实在是太重了。

这么一整套下来,勇士的载重已经完全拉满,达到了1.5吨的性能极限。

不过好在,除了启动的时候有点吼,开着还是很顺滑的。

另外,陈沉还给这辆车换了四个防爆轮胎——这玩意儿是从当地某些大佬的防弹车上拆下来的,经过一番适配调整,居然也能用得上。

整个改造花掉了小一万刀,材料倒是不算太贵,但能做这活儿的修理厂不多,人工上属实漫天要价。

但,能改出来,就还是好的。

鲍启对这辆车爱不释手——所以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男人都爱玩养成类游戏。

比起一开始就条件拉满的大胸大屁股美女,他们更喜欢从小培养……

“陈哥,我能当机枪手吗?”

“只能你当机枪手,以后李帮开车吧。我们人手还是不足,但现在也没办法……”

陈沉挠了挠头,他倒是有再招个人的想法,不过招了也没用,坐不下了——这车里还要塞一个吉雅呢。

好在现在还能安排得过来,不过这次任务结束之后,就真的要招人了。

车子的处理花了几天的时间,而在这几天里,陈沉也没有闲着。

他跟胡狼谈好了要采购的装备,再一次对自己、对东风兵团的火力进行了升级。

“……Vortex Razor的侧瞄镜架,正好可以搭配你的红点使用。”

“Trijicon ACOG TA31F 4x32,小海螺,搭载红色光纤分划线,自动发光,美方的现役装备,放大倍率4。”

“现在,你的装备已经完完全全符合精确射手的标准了。”

“不过我很奇怪,你真的有必要使用侧瞄吗?这玩意儿在竞赛里使用比较多,实战的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反正我们是没有使用的。”

听到胡狼的话,陈沉略微点了点头,没有立刻回答。

事实上,侧瞄这种东西的存在一直是很有争议的。

相当一部分作战人员认为,这玩意儿只适用于竞赛,在实战中要么是没必要,要么就是使用效果差强人意。

毕竟,他们都是真正要用枪杀人的战士,而不是对着几个固定靶子射击,眼里只有十环红圈的运动员。

在这种情况下,侧瞄的作用的确相当鸡肋。

如果交战距离非常近、尤其是10米或者之内的话,枪手完全可以不使用任何瞄具、或者用拇指指向就可以了,打CQB的话,其实是用不上侧瞄的。

陈沉自己对CQB无比熟练,TOB握法更是写入了大脑本能里的东西,如果非要说,近距离作战,侧瞄对他的提升很有限。

但问题就在于,这里是缅北。

缅北大大小小的战斗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

他们既不像非洲那样会一帮人隔着一条街疯狂乱射,又不像美军在中东战场一样会把距离拉长到五六百米甚至上千米。

最常见的交战范围,是100到200米之间。

而这个距离,恰好就是红点瞄具最有杀伤力的范围。

因此,不需要反复调整放大倍率的侧瞄可以给陈沉提供有效的瞄准辅助,而小海螺的高倍率又可以让他在需要远距离精确射击的时候快速锁定目标。

这两者结合产生的作用,还真的就无可替代。

——应该说,在缅北战场上,很难被替代。

再加上自己现在对于射击的“感觉”还没找回来,有这么一套瞄具,也算是一种补充。